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中小学生学习网络知识有利于他们开阔视野,但过多地迷恋网络又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为消除网络带给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市教委今后将更多地采取疏导方式,引导中小学生远离网吧,并通过开放学校网络教室、建设“班班通”等方法,让中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到更多的网络知识。
据了解,市教委制定了《关于中小学德育进网络工作的几点意见》和《天津市校园网安全管理规定》,加强了对各级各类学校校园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上网条件,建立学校网站审批制度等。学校要对上网用户进行日志记录留存、巡查电子公告信息及审查人主页审查、链接网站和聊天室信息审查,发现有害信息要报告、追究网上有害信息。
市教委要求,各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上网条件。校园网、网络教室在课外活动和节假日时间,要全部向学生开放,并举办多种形式的网络活动,使中小学生从互联网中受益,学生要凭学生证进入并实行上机登记制度。严禁校园网、网络教室以盈利为目的向社会开放。学校还要建立严格的网站审批制度,未经学校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开设网站。
目前本市中小学已有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中小学148个、班级网页2344个。为避免社会网吧对于中小学生的不良影响,本市还将“中小学生不进社会网吧”的要求纳入了操行考核。根据同学、家长和老师的多方意见,对每名中小学生不进社会网吧的情况进行评价。
截至目前,本市中小学生机比达到12∶1,全市基本完成了以光纤接入为主的“校校通”工程。在此基础上,未来五年本市将实施中小学“校校网”、“班班通”工程,提高义务教育学段学校信息技术教室和多媒体教室配置标准,并建成符合规定标准的校园网,同时支持示范性高中创建数字化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