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职业技术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建设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  
来源:光明日报     2005-8-18 11:17:00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同样是学校所有各项建设的最高境界,是一所优秀院校必须做硬的建设性工作。教育部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开展的五年一轮评估工作,据我的理解就是:合格学校主要看条件建设,良好学校主要看制度或机制建设,优秀学校主要看文化建设。因此高职院校建设之重就是充分重视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校园文化具有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所共有的特征。但高职院校的定位是地方性、行业性很强的“职业型”,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是培养第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因此其校园文化建设又应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主要应体现出职业特征、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人文素质的校园文化。所以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把握几个原则:

  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原则。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既要重视大学作为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应具有的文化品味、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更应注重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追求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交融,学术气氛与实践氛围相辅相承的职业教育文化,为培养合格职业人才创造优良环境。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主要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基本形态之内的建设。其中校园物质文化是高校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总和,例如包括校容、校貌、自然物、建筑物等各种设施,是校园文化的基本载体;校园制度文化是高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总和,例如包括在办学过程中,与学校有相互关系的外界建立的有关机制,学校内部各种规章制度,是保证学校与外界、学校内部各项活动正常进行的机制;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全体人员长期或短期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的总和,例如价值观、行为模式、学校传统、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班风、作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等,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精神文化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更为重要,这是由于我们所处的环境背景所决定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提出:创办平民教育,到乡村办教育。他脱下西装革履,到乡村创办学堂,他认为我国教育的不成功是源于教育与乡村的脱离,理论与实践的脱离。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对此深有体会,因此将农业高职教育赋与时代内涵,凝炼了我们的理念:从乡村走向世界。延伸开来,放眼全球,胸装全国,以人为本,立足高职,扎根农村,校企结合,面向市场,服务经济。这一理念体现了我们的价值取向、办学思想、发展目标,也蕴含了我们甘于奉献,进取精神,世界眼光和博大的胸怀。

  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载体。到近千年大学的英国牛津、剑桥的最大收获之一就是他的文化,其中物质文化反映出的典型特征是:校园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楼一室都好像在对你说话,都在向你眨眼睛,在对你歌唱,每个小事都是一首历史故事。我国有百年大学史的大学也都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建设高职特色的物质文化,校园内的楼、路、灯、教室、实训基地、设备仪器、广场等都可以人名、企业命名;树应统一标出它的特征特性、树龄等。校园内还应增加名人石雕、刻上带有文化意义的文字等;花草的养护水平要高。这些文化可集中反映建校以来对学校有贡献的名人、优秀校友、优秀合作企业家、或有过重要贡献的人,每项物质文化都应该按“艺术”精品的标准来建设。还有校徽、校标、校歌、信封、文稿纸、提袋、校服、画册、学报、教材、光盘、校园网、学校产业的产品的标识、交通与实训工具上的标识等都应该印上无声的文化。

  制度文化建设属于文化建设中的机制建设。如果说物质文化建设是基础载体,属于第一步的话,那么制度文化建设属于第二步。制度文化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对外办学方面的。如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订单培养、社会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有关方面机制的科学建立与运行。二是学校内部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制度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与国家精神相符;与社会现实情况相适应;与学校现时实际情况相适应。注意与时俱进,创新建设工作。二是注意重制定,轻执行,或重执行,轻监督、轻评价反思问题。

 

■相关链接  
  • 江西第二批专科录取共有602所院校参加
  • 原汁原味本土图书更合孩子“胃口”
  • 切莫忽视“不完美”心理教育
  • 在武汉上大学该给多少钱 学生月均开支500元
  • 建设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  
  • 多方形成合力促职教发展
  • 助学贷款,民校不应成盲区
  • 只关注生孩子租房子 大学生言不及学业久矣
  • 贫困大学生是全社会之痛 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