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求职就业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女大学生身高不足一米二 就业难无奈考研
来源:《重庆晚报》     2005-12-7 10:33:00
 
为考研赵蔺每天要自习10多个小时

  周末,近千学子集聚重师学生活动中心,参加西政教授的法学专业考前辅导,“考研大军”中,一位身高不足一米二的女生显得十分醒目。正常人只需一分钟就上去的二楼,她用了八分钟。

  她叫赵蔺,重庆工商大学法学院2002级(3)班学生,奉节县人,儿时患后天性缺钙,导致双下肢发育异常。“书不能读一辈子,就业是一生都要面临的事。”得知赵要考研,同学好言相劝。赵无怨无悔,她认为这是人生难能可贵的经历。但如考不上研究生,毕业后何去何从?赵蔺不敢多想。

  赵蔺:

  应聘简历无人接受

  赵蔺给人的第一感觉非常阳光:粉色风衣,红紫色围巾,牛仔裤、运动鞋,一头染成板栗色的齐肩碎发,圆脸,特别爱笑。采访中,她不止一次抬起胳膊说,自己很健康,很少感冒。

  也许是学法律的缘故,赵蔺说话逻辑性非常强,普通话很流利。她说,自己很喜欢法律专业,成为一名知名律师是自己最大的梦想。“我要尽最大可能,用好法律这把尺子。”报考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研究生,名校名专业,专业要求高,英语和政治最低调档线也是研究生招生的高分专业户。为此,每天早上6点不到,赵蔺就起床,因为上自习的教室不多,她得到图书馆占位置。

  “她的学习成绩很优秀,班上三十多人,有一半的人英语四级没过,可她过了,而且分数很高。”学习委员陈凤眼里,赵蔺乐观开朗,人缘极佳。“她还是班上的宣传委员,入党积极分子。”除了把班级工作搞得有声有色,赵还多次获得奖学金。

  如此优秀的赵却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因为考研忙,更大的因素则是招聘单位关于身高、体重的附加条件。”其他同学参加招聘会像赶场一样,赵蔺精心制作的个人简历却一份也没有递出去。“每天在图书馆心情复杂地背着考研英语单词。”

  “既然决定了考研,这条路就得走到底。”对未来,赵蔺仍有一定信心。“即使这次落榜,我还会考。别人给我一条窄路,我得自己拓宽它。”

  学校:

  招聘单位只要漂亮女生

  说起就业,赵蔺的班主任杨静老师直言,现在的招聘单位都很挑剔,很多单位在招聘要求上直接表明,要招漂亮的女生。即使没有明确表示,面试时心里也暗藏了一把“秤”,这些对于赵蔺来说,无疑是最大的障碍。因此,开学至今,学校开了好几场毕业生双选会,杨老师均未发现赵蔺的身影。

  “她情况太特殊,到法院实习都不太现实。”杨老师说,至今,同学们的实习报告已完成多日,而赵蔺还没有当过一天“法官”。“这样的选择是不得已而为之。”杨老师坦言,如仅以赵蔺的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应该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学校很多时候也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境地——不能要求招聘单位给予她特殊照顾。

  面对就业压力,学校除了鼓励学生自找门路外,通常会建议学生考研——希望“镀金”后的高起点能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就业。

  母亲:

  考研让她躲避伤害

  “她压力太大,心头有事也不愿说。”母亲毕永红说起女儿就心疼。赵蔺的弟弟赵文恺正在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上大二,平时在快餐店当服务员补贴生活费。大二开始,赵蔺也尝试着找家教做,可最后她发现,自己的想法过于天真,没有家长愿意请她当家教。

  大三暑假时,赵蔺鼓起勇气参加了县里组织的招聘会,此次对学历要求不高,但是毕永红发现,女儿准备的个人简历一份也没投递出去。赵蔺没说原因,毕永红也一直不敢问。

  毕永红称,赵蔺曾不止一次说过,想早点毕业参加工作,可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毕永红不愿女儿受到伤害。“让她去考研。”毕希望,象牙塔里的宁静,或许能给女儿一些保护。

  其实母亲的担忧赵蔺明白,她说,母亲是个坚强的女人,七年前父亲因脑溢血去世,在农业局工作的母亲,靠自己微薄的工资,除了供养两个孩子上大学,还要治病。“母亲就是我学习的动力。”赵蔺理解母亲“怂恿”她考研的良苦用心。是否继续读博士?如果研究生毕业能找到理想工作,赵蔺表示,她更希望半工半读。

  研招办:

  研究生毕业仍有挑战

  就赵蔺就业困难,记者采访了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该室工作人员介绍,虽然对报考研究生的考生没有身高、体重等外在要求,但实际上,每年到学校来招聘研究生的单位同样注重外貌,学校在这方面没有权利进行任何约束。

  就此,该校就业办表示,现在研究生就业的压力逐年增加,将读研作为毕业后的“避风港”,意义不大。 (记者 陈寒星/文 见习记者 姚波/图 )

生活中的赵蔺是大家都喜欢的朋友
赵蔺吃饭时也是一心两用
■相关链接  
  • 千篇晏才宏悼文拷问:科研教学谁重要
  • 招聘还有多少潜规则?毕业生求职碰壁案例解析
  • 女大学生身高不足一米二 就业难无奈考研
  • 留学新加坡新风向 可参加学校入学资格测试
  • 网友:有无男友竟成女大学生新"求职壁垒"?
  • 英语教育的成本之痛:学英语——高成本,低产出
  • 一个优等生的求职感悟:学会主动推销自己
  • 高校为保送生“设卡” 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笔试和面试
  • 一声“驴叫”彩铃丢了就业机会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