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为了避免对提供情况的单位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对各单位的真实名称作了隐蔽处理。
[2]初中学生收费标准为307元/每人、每学期。高中学生收费标准为805元/每人、每学期。
[3]高三年级实行分专科班制,初三和高三年级因为高考和中考,所学课程减少,所用教科书也减少。
[4]笔者的一个美国朋友退休后组织了一个个人的基金会,把家庭和朋友捐献的钱给我插队的村农民的孩子,用于交学杂费,所以笔者了解了当地的学杂费水平。
[5] 把初中三个年级的书本支出相加,除以3,再与学杂费收入相比。
[6]中等收入户、中低收入户、低收入户各占所调查样本总数的20%,就是说,这三种类型的农户占了全部农户的60%。
[7] 2004年统计年鉴的数字:2003年初中在校生6618万人,小学在校生11690万人,按每个小学生全年书本费100元,初中学生全年书本费260元计算,合计为289亿元。
[8] 笔者购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三年级的大部分教科书,共计10本,总重量为2公斤,初三年级是初中使用教科书最少的年级。所以,这个数字估计不会高过实际用书水平。
[9]《中国统计年鉴2003》公布的再校年初中生6604万人,在校小学生18760.8万人。
[10]《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2年初中教师343万人,小学教师577万人,每人用书重量按3公斤计。
[11]青州市莲花盆初中、普通镇普通小学被定为教科书循环使用试点学校。据莲花盆初中校长史云志介绍,由于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科目的课本使用频率低,从去年下学期开始,初一学生这四门课本用完后,整洁干净的就由学校收回给下一级用,这级学生只需付60%的课本费。四本课本共33.15元,学生只需交19.89元,节省了13.26元。另外,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健康教育六门课本共需要29.13元,由于每周仅一二课时,由校方出钱一次性购买几百套存放在专用教室,学生上课时无偿使用,下课后放回。这样,初一学生每人可节省42.39元,按一费制要求,这学期课本费共计102.5元,每人节省近一半。
[12] 在中国教育产业联盟网《中中小学教材循环使用王文胜的呐喊》一文中,报道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有关人士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教科书循环使用的确是一件好事,他们鼓励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推广教科书循环使用,尤其是希望那些贫困地区能够这样做。当记者问及有无地方开始推广教科书循环使用时,该人士告诉记者,他们没有具体操作这件事,对各地的情况也不太了解”。
[13]国家版权局关于《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中第九条规定的版税标准和计算方法(一)原创作品:3%-10%;(二)演绎作品:1%-7%。
[14]笔者在书店买书时发现,最近新出的教科书益都不再标注印数了,所以购书者已无法了解到发行数量及作者的收入情况了。问业内人士,解释说,规章中并没有规定一定要标出印数,而且有的出版商少标印数,有的出版商多标印数,印数反映不了真实情况,所以现在多数出版社都已不再标注印数了。亏得笔者还卖到了几本标明印数的教科书,不然连研究都无法进行了。
[15]美国政府有明确规定,政府的公务人员(在美国凡是拿政府工资的,包括政府研究单位的研究人员,也是政府公务员)都不得拿与本人业务有关的稿酬(包括讲课费、审稿费、编辑费、翻译费等等)。
[16]据2002年出版文摘刊登的《中美中小学教材出版对比》一文中讲:美国的中小学教材只占全部图书码洋的15%左右。。YAHOO新闻中心刊登的一篇《聚焦美国出版新趋势》中讲,美国1996年中小学图书发行收入占图书发行总收入的15.9%。我国如果实行课本的重复使用,将大大减少教材的出版量,码洋比重自然会降低。
[17] 报纸共刊登了10位人士的意见。其中有3位对教科书重复使用表示反对,一位是学生,一位是学生家长,一位是一个出版社的社长。看看他们的意见很有意思。持反对意见的学生家长说:“一是自己经济没有问题,二是不卫生,三是孩子有保存课本的好习惯”。这种看法很有代表性,但其前提是经济不困难,在此前提下,讲卫生和保存课本都是合理的要求。书商的看法也很有代表性,他说:“教科书费其实并不算太多,虽然全国中小学生有2亿人,真正买不起课本的比例不大”。比起其他书籍,教科书相对比较便宜,这是事实。买不起课本的也是少数,这也是事实。但是,有一个事实书商没有讲,就是如果教科书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有相当一部份低收入者是愿意使用旧书的。在全国,这种人占一半以上。现在的问题是,制度强迫这些人必须买新的课本。书商的说法极为鲜明的代表了书商的利益。书商可以赚钱,但利用现有的不合理制度,赚取穷人的钱,似乎并不道德。教科书年年修改,其主要动因是利益驱使。
[18]政策制定者只要是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于出发,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一定可以制定出课本重复使用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