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于低收入阶层,书本费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据笔者调查,小学书本费,陕西甘泉县平均为40元/人、学期,南方某省S市DG中心小学平均为50元,H市区的XP小学平均为60元。初中阶段书本费,S市中学平均130元/人、学期,H市9中为127元/人、学期。因为全国现在所用教科书基本上还是都一样,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几个出版社的教科书,主要区别在于黑白版还是用彩板。所以教科书的价格差距不大。我们按小学生每人书本费100元/年,中学生书本费260元/年计算,用简单平均的办法估算,平均每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的书本费支出为180元。
2003年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为1524.22元(i),而其中食品开支占了45.59%[ii],除食品消费开支外,人均其他生活开支829.33元,而180元的书本费支出就相当于其除食品开支以外的其他生活开支的21.7%。可见比例之大。
在农村中,中等收入户的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为218.34元,中低收入户为161.37元,低收入户为109.94元[iii]。单书本费一项就相当于其户均教育支出的20.1%,25.7%,35.5%[6]。按此计算,对于大多数农民家庭来讲,书本费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在城市中,最低收入户(占10%),其中困难户(占5%),低收入户(10%),中等偏下户(20%)的人均食品以外的生活支出分别为:1339.6元、1150.07元、1954.61元、2631.76元[iv]。按180元的书本费支出就相当于其除食品开支以外的其他生活开支的13.4%、15.7%、9.2%、6.8%。可以设想单单书本费一项开支就占了全年除食品以外人均开支的近10%以上,这可真是一笔大开支啊!而占此比例的城市人口就达20%,而那感觉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的人群,即书本费比例为6.8%的人口也占20%。可见对于城市中生活的相当一部分人,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本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这样,农村人口加上40%的城市人口,占全国四分之三的人口都会感到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本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减轻全国大多数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负担时政府应承担的责任。世界上许多国家义务教育是完全免费的,教科书也是由政府免费提供的。我国如果没有条件一下子做到此种程度,起码也应创造条件,使教科书可以重复使用,使那些经济困难的家庭可以使用别人的旧教科书,这样就可以大大减轻那些收入水平较低家庭,尤其是大部分农民家庭的负担。
现在的问题是:事实上存在着许多人为设置的障碍,使教科书根本不可能重复使用,而政府并没有为解决这些问题创造条件。这其中最主要的障碍就是,教科书年年修改,而政府有关部门并没有做出保持教科书内容相对稳定,有利于教科书重复使用的相关规定。
三、教科书重复使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推行教科书重复使用可带来如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首先、如果义务教育阶段的教科书可以重复使用,就可以大大减轻广大农民及占城市人口相当部分的中低收入阶层人士的经济负担。假设我国实行5年修改一次教科书的制度,那么,低收入阶层的家庭就可以使用别人使用过的旧书(一部分可能是别人赠与的,一部分是低价购买的),这样这部分家庭只要付出三分之一,甚至更低的书款,就可以使用到同样内容的教科书。
其次、从宏观角度看,全社会可以节约一大笔资金,由不必要的消费转向必要的消费。按2002年在校初中和小学生人数计算,如果一年不购买新的教科书,全社会可节约资金近300亿元[7]。如果其中70%的人使用旧书,也可以节约资金210亿元,如果每5年更换一次新的教科书,那么每5年就可以节约840亿元,平均每年节约160亿元。这基本上是低收入阶层节约的资金,大部分还会用于基本生活日用品的消费。这无疑会部分解决我国基本生活用品消费不足的问题。
再次、节约纸张、节约资源。我国现在已是一个纸业生产和消费大国,2003年我国纸业生产量和消费量分别约占世界总量的10%和14%,列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v]。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4年我国机制纸和纸板产量合计 4863.2万,加上进口量减去出口量,我国的纸和纸板消费量已达5338.7万吨[vi]。虽然我国纸及纸制品的人均消费量为33公斤,与世界人均消费量52公斤,还有较大差距。但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极度缺乏的国家。我国原来是一个草浆造纸大国,但由于草浆造纸污染严重,并且其产品主要是低档纸。所以,近几年,我国已关停了6000多家年产1万吨至1.5万吨的小规模草浆厂[vii]。并开始调整纸业生产结构,增加高档纸的生产,为此,木纸浆和废纸的进口量激增。2004年进口纸浆 731.79万吨比2003年增加 21.28%,进口废纸 1200万吨,比上年增加 37.5%。目前,国内造纸木浆的用量占到全世界用量的10%,其中80%依靠进口,价格也在上涨。从2002年起,纸浆进口用汇已排在国家进口用汇的前10位。
因教科书用的基本上是胶印书刊纸,这是一种高档用纸,目前国内生产并不能满足需求,2003年产量只有52.5万吨,据中国造纸工业协会预测,2005年我国需进口胶印书刊纸120万吨,估计进口价格在每吨600美元以上。
我国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每学期的教科书重量,根据我们实际称的重量加上估计,每个小学生平均为1.5公斤,每个初中学生平均2公斤[8],按2002年的在校生计算,全年用纸量达82.7万吨[9]。如果,每5年更换一次新书,每年有70%的学生重复使用教科书,每年将节约用纸46.3万吨。另外,由于教科书年年更换,每个教师每次更换教科书数量也很大。包括:教材、教学参考书,与之对应的教学大纲、辅导用书都不得不换。教师用书的重复使用量,平均每年节约1.54万吨纸张[10]。还有一个因素必须考虑,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学生中,有一些人购买教师用书,按学生人数10%的数量估计,每年可节约3.1万吨,三方面相加,每年可节约纸张51万吨,相当于2003年全国胶印书刊纸产量的97%,相当于全国胶印书刊纸用量的三分之一。据业内人士介绍,现在教科书用的纸基本上都是进口的。所以如果实行教科书重复使用就可以大大减少胶印书刊纸的进口。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占有较少的国家,人均资源的占有水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尚且实行教科书的重复使用,我们这样一个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更应实行此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