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基础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校园刮起博客风:隐私与交流能兼容?(图)
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2005-11-9 11:53:00
 

  随着博客在社会上的日益普及,这股热潮也刮进了中小学校园。不少学生把博客当作另一本日记本,在上面书写个人的所感所遇;也有人把博客当作一个交友舞台,与一些陌生或相熟的朋友交流心事。而学生对博客的热情也激发了教师把博客请进课堂,作为教学和家校联系的平台。进才北校将博客导入语文教学,建襄小学则建立了班级博客,教师与家长、学生随时互动。面对这股博客风暴,家长的态度却两极分化,一方面他们支持学校搭建这个互动平台,另一方面他们却不提倡学生自己动手写博客。

校园刮起博客风:隐私与交流能兼容?

  【学生看博客】

  博客是宣泄情绪的场所

  博客对于很多高中生来说并不是一个新名词,一所名牌高中的高二学生小吴告诉笔者,在他们学校博客非常流行,高二整个年级至少有30%左右的学生开通了博客,不少人已有超过2年的博客史。

  民调显示:美国五个学龄少年中就有一名博客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民调机构去年针对青少年网络行为的调查结果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五名美国青少年学生中就有一人是博客。 [全文阅读]

  小吴坦言,博客对于他就像是另一本日记,他总是在博客上写一些自己的感触,如学习的烦恼、对女生的爱慕等,以此来宣泄情绪。他表示,有很多话当着朋友的面说不出口,所以他把这些想法写在博客上,让他的朋友来看,促进相互的了解,他觉得这是他与朋友日常生活交流的补充和延续。而高二女生小陈说,她在同学印象中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女孩,但她其实也有很多细腻的心事不想告诉别人,于是她就把自己的一些生活感悟和对男生的感情一股脑地写在博客上。为了防止自己的心事外泄,她一口气开了3个博客,一个中文博客对外公开,上面只写一些点到为止、比较隐晦的事情;另一个图片博客则展示一些精美的图片;还有一个英文博客则用英文尽情描述自己的心事。小陈告诉笔者,由于她非常喜欢一名男生,她还将专门为这个男生开通一个新的博客。

  博客是一个交友的平台

  除了想在博客中宣泄情绪外,博客对高中生来说也是一个交友的平台。小吴表示,他通过博客不但与小学、初中的老同学再次联系上了,还认识了不少不同年龄阶段的网友。而小陈不但经常与网友在博客上交流,而且还与他们在现实中见面。

  高二女生小李表示,博客也是一个发表作品的舞台,她每次有感而发时就会把自己的得意作品贴在博客上,读给母亲听,还让同学来欣赏,如果有陌生人的回复她会非常高兴。她觉得在博客上能够无所顾忌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也能够收获更多人的认同,得到一种心灵的满足。小陈还表示,因为博客是个想写就写的地方,很多同学的博客都写得比作文要好得多。

  高中生小吴表示,他与父母之间有代沟,他可以与父母谈谈学业、男生之间的友谊,但觉得开不了口与父母谈男女之间的感情问题,所以有些话他只会写在博客上,也不希望父母知道。

  大学生博客:在网络舞台上出演个性

  一项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的“你为什么写博客”的网络问卷调查,也证实了殷洁的观点:“文字是我们的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出演一个个不同的自己,隆重而且自恋。我们的文字最终是写给自己看的,那些喝彩到最后只能是一个陪衬,文字是一个载体,我们通过她向心灵相通的人来表达自己求得共鸣,而懂得我们的只有那些文字。” [全文阅读]

  【教师看博客】

  博客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

  面对校园中的博客热,部分教师主动出击,把博客引进教学与家校联系中。

  进才北校的邢春老师在语文课上大胆引进博客,上课时先让学生翻书、上网查资料来研究课文,然后由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发表在博客上并当堂与同学进行交流。

  建襄小学则利用博客搭建了一个知识管理运用和家校联系的平台。该校教导处的方老师表示,从9月底起学校陆续建成了32个班级博客、教师学科博客及学校管理博客,给师生、家长一个全面互动交流的平台。

  该校葛老师告诉笔者,博客一推出就深受学生与家长的欢迎。

  两所学校的老师均表示,博客帮助学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进才北校的邢老师表示,博客的功能不仅仅局限在心灵宣泄上,他把博客当作教辅搬进了课堂,并在课余与学生在博客上探讨语文教学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了防止学生在网上漫无边际搜索信息时“迷路”,他还在博客上给学生提供文学大家的专题链接,引导学生走积极向上的学习道路。

  上海:博客也当“教辅书”

  10月19日下午,上海浦东新区第二教育署20多所中学的老师在进才北校听了一节特殊课,课堂上,学生一边打开自己的博客一边讲解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观点,老师则在一边引导。 [全文阅读]

  建襄小学五(2)班班主任蒋老师则在博客上开设了一个拓展课堂,布置学生一些小练习、周记、课外延伸练习,让学生上网搜集资料。她表示,班级博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多学生不但自己学会了查资料,还与同学一起分享资料;而学生们也积极参与这个班级博客的建设,一些学生和她一起维护班级博客。

  除了学习功能外,博客也成为一座沟通师生、家长的桥梁。蒋老师说,有些学生上课喜欢与同桌讲话,她点名批评时这些学生爱面子不肯承认,可放学后他们会悄悄在博客上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有时她一时疏忽批评错了学生,学生们也会在博客上诉说自己的委屈,班级博客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家长们则通过这一平台了解了更多的学校生活,他们会把一些当面不方便提的意见写在博客上与老师交流,也促进了教师的工作。

  【家长看博客】

  不提倡子女自己写博客

  家长们对博客的态度却是泾渭分明,他们支持学校、教师开设的学习型、互动型博客,但并不提倡学生自己写博客。

  一位女儿在建襄小学读书的王舒军家长认为,学校开通班级博客非常好,在班级博客刚推出的时候他就曾留言祝贺。他觉得女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了怎样查找资料,也提高了电脑操作水平。他认为虽然博客也有不利的地方,但他相信在教师的正面引导下,女儿将学会正确合理使用网络。

  学生钱圣晟的母亲则发现学校开通了班级博客后,她与儿子有了更多交流的话题。钱妈妈表示,儿子性格原本很内向,回家后很少与她谈论学校发生的事情,每次学校开家长会时,别的家长都聚在一起热火朝天地讨论,而她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只能干坐着听其他家长高谈阔论。自从开通了班级博客后,钱妈妈每天都利用午休时间浏览博客,把博客里的记录当作与儿子聊天的话题。时间长了,儿子每次一回家就会和她主动谈谈一天中发生的事情,她与儿子的感情也因此越来越好。

  然而面对自己子女写的博客时,不少高中生的家长却旗帜鲜明地表示,不提倡自己的子女使用博客。女儿读高二的王妈妈表示,高中生还没有成年,他们并不懂事,可他们却自以为非常成熟,有时候会冲动地在博客里写一些很不成熟的或不健康的内容,这样可能会闯祸。而且她觉得,学生在博客里写的都是不希望别人知道的个人隐私,可博客却是一个公开的载体,这样反而会让更多的人知道,万一泄露了个人资料被别人肆意利用,对学生来说也不安全。儿子念高一的张爸爸则担心,儿子在博客上结交新朋友后会越来越来劲,到最后把功课放到一边,也不愿意与父母交流,天天泡在博客上。张爸爸说,虽然在博客上可以交到一些朋友,但这些虚拟的朋友就是再好,也不是真正的朋友。

  博客不是放纵天堂

  陈教授的诉讼让人不禁联想起,长久以来,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着的谩骂文化。从BBS到QQ,无休止的谩骂似乎成为了中国网民表述自己情绪的唯一方式。 [全文阅读]

  【相关链接】

  何谓“博客”?

  “博客”的英文名称是“Blog”或是“Webblog”,中文名称则是两位中国互联网专家王俊秀和方兴东在2002年8月8日推出的《博客中国》网上传播时开始的。关于“博客”,孙坚华这么界定:“比较完整的博客概念,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其内容主要为个人化表达;二是以日记体方式而且频繁更新;三是充分利用链接,拓展文章内容、知识范围以及与其他博客的联系。”一般都把博客看作是继电子邮件、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它是一种新兴的个人网页,以在网上发布个人日志的形式与受众形成新的交流平台。博客是从2000年才真正开始流行。

■相关链接  
  • 民调显示:美国五个学龄少年中就有一名博客
  • 大学生博客:在网络舞台上出演个性
  • 上海:博客也当“教辅书”
  • 博客不是放纵天堂
  • 张艺谋获成大荣誉博士 名人为啥非和学历挂钩
  • 司法考试成绩今天起网上公布 异议只核查一次
  • 研究生入学考试10日起补报 清华北大补报办法
  • 河北高中集体进京抢生源 教育部门不作任何干涉
  • 特别报道:苏州菊斋私塾争议声中开课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