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以培养教师为主的文理科综合性大学 。其前身是1902年12 月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西迁,与北平大学、天津北洋工学院在西安组成了临时大学,后改名为西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7月北平师范大学在北平(今北京)复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学校正式命名为北京师范大学。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时,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燕京大学等校的教育系科和辅仁大学并入北京师范大学,学校规模不断扩大。1984 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北京师范大学为全国重点投资建设的10 所大学之一。1985 年,先后成立研究生院、教育管理学院、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和高等师范院校师资培训中心。 学校现设有 17个系、14个研究所和4个研究中心。图书馆藏书 260余万册。设有 113个基础及专业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有光荣革命斗争历史的学校。1919年,学生积极参加五四运动,站在斗争前列。1925年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女师大风潮。1926年师生参加了三一八反帝爱国大示威。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学生冲破军警包围,参加了北平学生大示威和南下宣传团。
名专业:
社会学科类科目特别是教育类专业在我国师范类高校中排行第一。其中,社会科学第7名、哲学第7名、经济学第21名、法学第23名、教育学第1名、文学第4名、历史学第1名、管理学第24名
教育学类:教育学:第2名;学前教育:第1名;特殊教育:第2名;教育技术学:第1名中国语言文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新专业:第2名;汉语言文学:第1名;汉语言:第2名。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第12名;俄语:第4名;日语:第24名。艺术类:音乐学:第7名;美术学:第8名;舞蹈学:第3名。 历史学类:历史学:第1名;博物馆学:第3名。
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第14名;公共事业管理:第3名;劳动与社会保障:第4名。
北师大名人
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史,梁启超、李大钊、钱玄同、鲁迅等人都先后任教过北师大。教师和学生队伍里涌现出了许多对中国社会有重大影响的名人。他们不仅是北师的骄傲,更是全中国人民的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