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综合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调查显示近七成北京中学生反感家长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罗德宏      2005-12-16 10:23:00
 

[1] [2] [3] [4] [5] [6] [7] [8] [9]

  ●链接调查

  七成中学生

  能有效自我缓压

  调查显示,约有69.02%的学生认为自己拥有有效的自我缓压的方法。
他们的有效疏导方法有很多:倾诉是最常用的手段,其次选择听音乐、玩游戏、看书以及影视作品等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还有些学生采取大哭、体育运动等力量释放的方法来舒缓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候,接受能力强,自制力弱,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他们所采取的各种缓压的方式是否科学需要关注。调查发现,有的同学会选择吸烟、喝酒、打架、交异性朋友、到社会的娱乐场合消遣、搞小小的破坏活动等消极行为来释放压力;另外还有5.07%的学生选择网络聊天,把自己的问题寄托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孩子最大压力源

  仍是学业考试

  调查显示,约有一半的学生感到了压力的存在,约有40%的学生认为学校生活枯燥单调;对待消极情绪的处理上,55%的学生不能理性地处理和控制。

  从压力源方面看,学生的排位依次是:学业或考试、社会上人才的激烈竞争、同学、父母、师生、家庭环境,且这一排序没有性别和年级差异。

  作为学生的压力源,学习或考试压力在毕业年级是77.9%,其他年级是42%; 66.5%的毕业年级学生,在考后最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另外,毕业年级中26.8%的学生认为压力源来自于社会竞争压力,其他年级为14.2%。

  ●专家观点

  两个“青春期”冲突

  “这个调查结果其实是两个特殊时期冲突的反映。”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儿研究所所长孙红艳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孙所长分析,中学生处于生理发育高峰的青春期,心理面临许多矛盾,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明显增强,更爱表现自我,不会再像以前乖乖地陪父母吃饭或逛商场。而他们的父母多数处于更年期,身体素质和能力比过去下降。与此同时,其责任感更强,社会角色更多,对自己的期望值也提高,两者之间反差使他们产生对自身的失败感;另外,不少父母期待自己的理想能在孩子身上得到实现,结果他们得到的是对自己和孩子的双重失望。

  “其实更年期又称为‘第二个青春期’,同样需要成年人的自我认识和定位。”孙红艳表示,类似下岗、婚外情等同样会成为让他们感到困惑的问题。“两个青春期的碰撞会产生很多矛盾,孩子是第一次碰到,家长需要进行更多的调适。”

[1] [2] [3] [4] [5] [6] [7] [8] [9]

<<上一页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