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方上演之现状 高收费依然在继续
调查中,记者拿到了一份中国音乐学院附中2005年10月25日已经开过发票的高收费生名单,这个名单显示有35名学生每人交了2005年第一学期的17500元。
昨日下午4点,记者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的陶书记取得了联系,想就该学校高收费的事情进行采访。陶书记告诉记者,她刚到附中,是主管附中党员和学生纪律工作的,对此事不是很熟悉,让记者联系中国音乐学院采访。
随后,记者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主管行政的张鸣副校长取得了联系。张副校长在听完记者的采访意图后,说他不能接受记者的采访,让记者去联系中国音乐学院,然后挂断了记者的电话。
记者与中国音乐学院主管附中教学的杨副院长取得联系后,他告诉记者,关于附中高收费的事情,他已经知道了一些情况,但好像是以前的事情了,而且有关部门也查了,也处理过了!
杨副院长所说的这个以前是指2004年6月,北京市教委审计调查组根据有关反映,对中国音乐学院以及中国音乐学院附中2003年1月至2004年5月底期间的收费及相关财务管理状况实施了专项审计。并查出该学校违规向学生收取钢琴使用押金、出国培养押金等费用;在没得到物价部门批准,也没纳入“经营收入管理”的前提下,违规向考前辅导班的学生每人每一次收取2—10万元培训费的事实。2003年1月至2004年5月底光此项违规收费就高达1573800元。并于2004年8月30日向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下达了《关于对中国音乐学院实施收费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的整改意见》。
声音
教育,别忍这样的痛
看完这篇报道,读者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呢?这是做版的时候最为关切的事情。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岂止这一宗?”无疑,作为新闻人,听到这样的受众反馈是惭愧的,因为这表明我们的新闻已不再具备新闻的卖点。但是,作为有良知的新闻媒体,却又是欣慰的。因为我们把受众被迫“司空见惯”的现象收集起来,做这样一个小切口上的爆破,试图炸一个洞出来,让大家把这个地底下的世界,看个明白、看得真切。——引起世人疗救的注意。
其实,关于教育乱收费的问题,我们已经提的太多。但结果似乎只有一个,就是收费的还在收着,没收的还在想着(在想是否还有更安全的空子可以走),也因此,大家都在习以为常着。事实是,这个世界上的许多问题或许可以“稍等”,而惟独牵涉到教育的问题片刻也不能停留。因为,它蒙住了无数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它关联到了千千万万个贫困、羸弱的家庭。同时,它最关系着我们的未来!
任何不平等都比不得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任何的破坏力都比不得金钱的破坏力,而二者的牵手、联姻,无疑让它们各自的杀伤力陡然增加。正如我们记者报道中写到的那样,每招进一个高费生,就挡住了另外一双向外眺望的眼睛。要知道,教育腐败玷污的是还要在这个世界生存大几十年的尚在形成人生观的一群。——这,是可怕的。
还用评论什么吗?其实已经不用,记者的报道写得明白,相信谁也看不糊涂。剩下的就只是我们相关部门的努力了,即使这样的努力正如当年煤的形成,当初用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只是一小块。但,我们缺这一小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