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政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新闻点评:民生新闻的魅力
来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2007-6-8 16:31:00
 

  发稿: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马希荣
单位:通江县广播电视台
地址:四川省通江县广播电视台专题评论部
邮编:636700

内容提要:在民生新闻横行天下的当今传媒界,针对新闻事实而阐发的新闻点评在民生新闻兴起之初,便以其独特的魅力感动人心、深入人心,并一路走来,愈加特色鲜明,风韵卓立。尽管人们对她的认识仍然不足,对她的运用尚不完美,但事实证明,新闻点评已经成为民生新闻一个不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其魅力所在。好的民生新闻点评能让从业者赞不绝口,让普通受众津津乐道,能“飞入寻常百姓家”。重视新闻点评,民生新闻才能走得更远,浸透得更深,从而逐步形成一个完美的新闻语态而长青于业界。

关键词:民生新闻  新闻点评  魅力

目前,民生新闻在我国已呈“泛滥”之势力,但从民生新闻实务来看,她之所以好评如潮,除了“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的特点之外,新闻点评是其独具魅力的特征,是其吸引受众,并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其它新闻类别的核心竞争力。别的不说,单是京韵元元、光头孟非那颇具个性的点评,让人过目不忘,甚至奉为经典,念叨嘴上的事实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一、命题理由

说到民生新闻的特点,人们都提到了“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笔者在赞同之余总觉得不够全面。因为,如果说这是民生新闻的全部特征的话,那么就等于全盘否定了我国的新闻,特别是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新闻历来在“为民做主”、“为民说话”方面做出的贡献。事实上,民生新闻真正的创新与突破在于实现了“让民做主”、“让民说话”。此类观点多从民生新闻的传播理念和内容优势等角度进行了分析,但是民生新闻“几乎涵盖了所有新闻报道形式”,假若换个角度,从表达方式和结构语言方面来探讨,民生新闻还应当具备方言播报、民众话语、现场直播、新闻点评这样一些特点。其中,新闻点评“不管是新闻本身的解说还是主持人的演播室评论,都不再执著于挖掘新闻背后的意义,并对观众提出指导性的意见,而是力求以幽默、调侃的形式进行一家之言式的评论,点到为止,寓庄于谐,努力让观众感觉到这不是一种说教,而是邻家大姐在唠叨心中的感慨”。尤其是在民生新闻节目普遍高收视率的情况下,这种新闻点评有时甚至比传统的评论节目,对社会舆论和人的行为指向产生的影响更大,起到“方向标”、“定向器”的作用。

譬如,凤凰卫视的新闻节目一开始就是民生的,虽然它没有提出“民生”的口号。开播10多年来,该台自觉地沿着时尚娱乐——时政新闻——深度报道——时事评论的方向一路走来,创下了辉煌的业绩,为全世界所瞩目,更为内地人所喜爱。由此可见,新闻点评是民生新闻的一大特色,甚至可以说是其魅力所在。

1、从主观愿望来说——民生新闻点评是受众的心理需求

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这是一个人本思想充分张扬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各种价值观念“异彩纷呈”的时代。日新月异是这个时代的特征。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以及户籍、住房,医疗、教育等一系列制度的改革,加上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关系变得更为复杂。从前单一的工农兵学商的关系定位,又演变出了更多的社会角色,最主要的是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情感都发生了变化。为此普通百姓的诉求也一定会特别多,需要一个相对平等的平台让他们自己说话。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民生新闻就顺理成章地承担起了这一历史重任。尤其是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满足了受众对知情权和话语权的渴求。

按照传统新闻概念,民生新闻归不上新闻,但作为一种新的受众心理选择、判断,它又是最契合民众心理的新闻,民生新闻的核心价值隐藏其中——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明群众之所明、送群众之所需。正因为如此,深受老百姓欢迎和喜爱的民生新闻及其新闻点评恰到好处地满足了受众的这种需求。在这个平台上,编辑、记者、或主持人很多时候发表他们对身边的一些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却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事情的意见,并有意通过这样一个渠道来解决一些问题,为公众搭建了一个言论的平台,使他们多了一个发言的场所,客观上也多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渠道,同时也使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强化,批评监督有了用武之地。这些从根本上代表公众意愿的意见,可以实现其它新闻类节目无法到达的一些领域的监督,给民众带去了切实的利益,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

2、从客观现实来看——点评是民生新闻的优势体现

在中国大地上,如今民生新闻之多浩若星海,但灿若日月的有几个?正如有关人士总结的那样:过目则忘。可有些民生新闻则跨越了时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人们津津乐道,常常思念。每每想起,都会会心一笑。事实表明,与传统意义上的电视新闻评论相比,伴随着民生新闻而派生出来的短小、灵活、一事一议式,主要通过节目主持人(主播)对新闻的点评来表达某种观点的评论,已成为如今最火、最受欢迎的电视新闻评论。

民生新闻之所以不同于以往的新闻节目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在新闻的前后的串联部分不是生硬的衔接,都有编辑、记者、主持人以个人身份发表的意见和评论。同时,这个时候的评论又不同于传统的编后感等等传统评论方式,它是以个人身份发表更加个性化的评论。这样的评论看似简单,简单几句家常话,却不是随意为之,她从平常的事件提炼出深刻的哲理,把深刻的道理用生活化的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了。

例如孟非曾针对《人造美女生丑儿,陪夫百万》的消息发表的点评:现在科技发达,医学昌明,丑人变美人,只要肯掏钱,就能实现。你看,祖国大地,大江南北,人造美女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争奇斗妍。遗憾的是,医学的昌明还不足以使整容后的效果惠及后代。怎么办?有个办法,比如许多人接受“婚前财产公正”,也可以弄个“婚前容貌公证”……这个方法仅仅适用那些有勇气整容,没有勇气承认自己整容的人。这一段评论看起来幽默夸张,甚至有点尖刻,而细琢磨之后才发现却蕴涵有很深的道理,可以说一语中的,准确而生动,不是空空的泛泛而谈,实在是让人拍案叫绝的点评。

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仔细分析起来,引人入胜的并不是这些题材如何重大、新奇或怪诞,采编手段如何高明、精彩。相反,题材可谓老生常谈,采编手段也不能口口相传,唯有对新闻的精彩点评一针见血,让人过目难忘。相反,那些让人们很快遗忘的民生新闻更多的是缺乏针砭时弊、立场鲜明、一语中的的新闻点评,没有点评到人们的心里去。这也是同样的题材会有不同的传播效果的原因所在。在这方面北京台的元元,江苏台的孟非可以称得上领军人物、掌门师傅。

3、从理论依据来分析——民生新闻点评是新闻媒介的责任

我国的新闻媒介历来是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我们的各级政府的工作职责正在由“为民做主”向“让民做主”平稳过渡,与之相应,中国媒体也开始由“代民说话”变为“让民说话”。在这种情况下,民生新闻栏目横空出世,报道的内容基本是平民百姓的新闻,而且是由百姓自己在镜头前述说,百姓在媒体上说话的机会大大增加。这种由他们在媒体上说出来的话,并不仅仅是个人的意见,更多是代表群体的声音,这必然会吸引整个群体的关注。

民生新闻品格的提升、体现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就在于重视评论的力量,通过媒体自己的声音,对同一新闻现象或新闻事件的评析、解读,这不仅是主持人、编导、栏目的事情,而且代表着频道的品位、素养和思想。况且作为媒介,光是发现民生问题还只是表层次的,进而去培育民众的参与意识,监督帮助民众解决问题,引导民众释放情绪,才是更深层次的任务。因为媒介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记录者、传播者,更是参与者,引导者。对新闻事实的点评其实就是一种引导。在信息社会里,“独家新闻”越来越少,独特的报道角度和独特的新闻点评已经成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以舆论监督为主要内容之一的新闻点评应是民生新闻高举的一面大旗,非但如此,不仅媒体的公信力难以形成,政府的威信也难以确立。

湖南经济电视台台长吕焕斌对民生新闻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媒体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从最广大普通百姓的需求出发,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报、评说百姓关心的人和事,在反映百姓欲望、情感、意志的同时,积极为百姓排忧解难。”其中“评说”被明确地提出来,让人们对民生新闻有了崭新的认识和全面的思考。

4、从社会功能来说——民生新闻点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民生新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从民生新闻的关注面来看,包括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底层民声、民心、民意,对政府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建设性。化解民怨,沟通民意,解决民情,民生新闻便是公共产品,起到了政治沟通的作用。因此,从创建良好的舆论环境功能来说,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倡“以正面宣传为主”,这也是我党新闻宣传工作的一贯方针。但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并不是不要舆论监督。揭露陈腐、消极的社会现象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风民风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正在侵蚀党和国家的肌体,阻碍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工作,因此,新闻工作者不能不管不问。从这个意义上讲,正确开展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媒体自然不能等闲视若无视之。民生新闻已经遍地开花,并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散布在字里行间的新闻点评就承担了这一使命,优秀的新闻点评使之“润物无声而又作用持久”。比如媒体关注孙志刚案,最后废除收容遣送制度;西安刘亮爬上广告牌的喊声牵出宝马彩票案;嘉禾野蛮拆迁导致县委书记撤职等等。

二、存在问题

对新闻事实的点评体现了媒体的职责,体现了媒介的态度和情怀,彰显了民生新闻的魅力,使之风采卓立,别具韵味。但有些栏目美其名曰“民生新闻”,也有新闻点评,由于认识和操作不够,基本上还处于自发状态,没有自觉地有意识地利用这一优势资源为民生新闻添色增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借题发挥个人恩怨好恶

民生新闻强调由“媒体中心”向“受众中心”的转变,强调站在普通百姓的立场对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进行报道,反映他们的所想所思所感所悟所乐所惑。对此的片面理解致使民生新闻内容出现了许多缺失,于是,针对内容而发表的点评自然也就出现了偏差,常常把大众传媒当成发牢骚的“自家客厅”,挟私报复的“凶器”,为人们所不耻。

①、一厢情愿个人化

新闻是对正在发生的客观事实的报道,评论也应是基于真实事实之上得出的正确结论。民生新闻的点评也应该是正确的能深入人心的结论,只是其思考问题应站在普通平民的角度,尽可能触及人们心里最柔软的部位。但有些民生新闻评论虽然打着“平民视角”的旗帜,由于不能准确把握受众心理和事物本质,只好把带头浓厚个人感情色彩的观点当作评论说出来强加给受众。这些观点不仅不是普通老百姓的心里话,不能引起他们的心理共鸣,甚至极为偏颇,反而让人极为反感。

比如笔者曾看到过一个某人倒卖火车票被抓的新闻,电视里的主持人除了说可恶外无以表达,最后竟自己开起玩笑来说:“真想揍他一顿。”如此点评,与其胡说八道,倒不如退回到“严肃说教”的层次,可能社会效果还会更好些。

毋庸置疑,新闻媒体只是一个信息传输和交流平台,而绝不是也不能成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它的作用应局限于表达民意层面,而不应落到实现民意和抒发个人恩怨情仇的层面。这一点不仅是老百姓应树立的媒体意识,更是新闻媒体工作者必须牢记的媒体责任。在任何情况下,新闻媒体都要把握住舆论监督的力量尺度,不要向老百姓发送了错误的信号。

②、故弄玄虚扩大化

一是点评的高度有余但实际价值不足。例如有一期节目报道的是商家出售问题车辆却推卸责任的事件,主持人在评论中说:“如果大家都这样推来推去的话,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就没有秩序了,这些奸商就要横行霸道了,消费者就要永远吃亏了。事实上不会这样的,朗朗乾坤下有法律作保护,有政府做撑腰。”这样的点评让人感觉抓不到“缰绳”。点评上升到一个高度,从大处着眼是没有错的,但放到发生在身边的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事件上,观众更愿意听对问题症结一针见血的、或对解决问题有参考价值的评论。这一定比振奋人心的口号来得更有价值些。

另一个极端便是新闻点评夸大其词。曾经在某个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中,看到这样的评论,在播出了“某小区一夜间杂物间被撬十几间”,接着又播发了一条“一女青年当街遭抢”的新闻之后,主持人评论说“哎,现在的社会治安真是越来越差啊”,类似于这样夸大其辞、极不负责的评点,在现在的不少民生新闻评论节目中时常可以看到。如此失实评论,是会误导受众的。
③、迎合受众庸俗化

孟非在“首届中国电视十大名牌栏目名主持讲坛”上提到“主持人不能一味的迎合公众对娱乐性的需要”。 这句话恰恰反映出当下民生新闻主持人发展的偏轨。有些民生新闻为了迎合一部分观众的低级趣味和不太健康的心理需求,将表现百姓生活的新闻变成对百姓个体隐私的爆料,将电视媒体变成都市逸闻趣事集散地,将百姓新闻变成了市井的电视围观。在一些冠以“民生XXX”名称的电视节目里,大都追求轻松说事的风格,甚至借鉴了一些娱乐手法进行所谓创新。但是,这种创新往往不合时宜,让人看来不舒服。

曾有过这样一个新闻:一个市民陷入马路水坑,这时候主持人竟然打着快板进行评论。在这里,无论你的评论用多少人文关怀的句子,都会被这种表现形式所消解,甚至带来反讽。因为,拿灾难和不幸进行娱乐化,本身就有违新闻人的职业操守,不符合新闻伦理学的规范。

④光怪陆离另类化

在民生新闻一轰而上之后,有相当一部分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的语言表达都只限于“模仿”的初级层面。为了看起来“像”个民生新闻主持人,他们甘当“孟非克隆人”、“元元复制品”。然而他们“东施效颦”的结果就是模仿元元的表达却过于调侃,轻浮而庸俗;克隆孟非的点评却过于情绪化,肤浅而粗劣,以至于最后学习来的就只剩下孟非的“光头”了。

苏州电视台某频道的《社会传真》,有一期节目说的是儿媳对瘫痪的婆婆照顾得无微不至。虽然这是个老掉牙的选题,但它的立意还是值得肯定的,毕竟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闻之后,男主持人用孟非“惯用”的方式说:“看看人家的媳妇儿多孝顺!”而这时女主持人却娇嗔道:“你怎么知道我不孝顺呢!”顷刻间,这条新闻的主旨立意就在二人“情绪化”的点评中灰飞烟灭。

更有甚者,为了制造一时的轰动,不惜拿出血腥、暴力、惊悚甚至色情来充当诱饵。因为在他们眼里,大量运用光鲜离奇的娱乐手段、悬疑刺激的故事情节、暧昧煽情的表达方式,才能迎合观众猎奇、窥探的心理。苏州电视台某频道的《社会传真》为了曝光地下色情场所见不得人的勾当,竟然前往那里偷拍脱衣舞表演,而且只是在表演者马上赤裸的一刹那,才在要害部位打上了马赛克,整个过程都充满了悬疑、色情。这段录像之后,女主持人义正辞严的说:“这有什么好看的?我看了就觉得恶心!”这时,男主持人马上作赞同状,说:“是啊!我从来都不看!”虽然两位主持人都表示了“不看”的坚定立场,但是 “不成力度的话语、不是点评的牢骚”又有多大存在的必要呢?也许还有很多观众仍然沉浸在刚才的画面中,百思试图得其解呢。

2、因循守旧流于平凡浅薄

目前,民生新闻的点评绝大部分是舆论监督的内容,按理说,民生新闻的点评是在媒介非批评即表扬的困境中找到了出路,容易得到政府与民众之间沟通的双重认可。但由于舆论政治环境、从业者素质以及采制手段等因素的影响,使有些民生新闻点评还是抱着旧有的思维方式在原地打转,从而使点评显得平凡无新意,浅薄无深度,自然也就缺乏深入人心的穿透力。

①、重复琐碎同质化

火热趋势的民生新闻,各个媒体的取材雷同,重复现象多,表现形式和表达的方式上大同小异。地方性电视媒体民生新闻节目中反映市民遇到的停电停水事故、出行不便、住户投诉、假冒伪劣商品等等问题,在省级媒体,甚至其他城市媒体也可以见到。各媒体对报道的题材所采取的手法基本接近,主持人“说”、“调侃”、“幽默”的风格并无本质区别。这样就形成了民生新闻刚刚摆脱了传统新闻取材“跟风”问题,表现形式“说教”格式,又掉入了另一种更为狭小的精神产品的竞争空间——节目结构、表现形式、主持人风格给观众的印象都似曾相识。与此同时,评论也趋于同质化。由于选题大多是社会新闻,评论也较多集中在道德批评和对政府工作不力的“讨伐”上,各档新闻节目的评论角度、方式很相近。实际上,评论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角度,给出更有价值的信息。

长期的同质化评论会削弱节目评论的力度,降低节目的影响力。胡正荣教授认为,“传播的同质化主要表现在同一传媒市场大量信息产品风格接近,形式相仿,内容雷同”。也就是说,同质化的出现意味着栏目多样性的丧失,它必将导致传媒市场的失衡和传播生态的恶化。

②、瞻前顾后一般化

多数民生新闻节目评论力度不够,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浅尝辄止的层面,猎奇痕迹明显。从民生新闻节目的整体来看,仍多是以叙述事件本身为主,鲜见有深度的分析评论。像这样的报道《小纠纷引发大命案》,记者在采访了目击者、拍摄命案现场、叙述了事件过程后,并无任何现场点评,主持人也仅以一句“一件小事居然引发大命案,真是太不可思议了”结束。

不少人认为,民生新闻说到底也是宣传,尤其是当地党政领导的宣传观念没有转变,舆论环境仍不开明,“多年媳妇熬成婆”的新闻工作者也抱着多一事不少一事的态度,致使新闻宣传也没有实质性的创新,仅把传统的栏目帖上时髦的民生新闻标笺了事。在这些观念的制约下产生的新闻点评自然是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瞻前顾后,了无新意可言。更不用说对事件做出深度的挖掘和剖析,从中获取重要和有用的信息,用以指导下一步的生活决策了。

③、不涉深水浅表化

如果说在以前的新闻中缺少对民众生活内容的反映是一种不足的话,那么现在的某些“民生新闻”栏目一味堆砌天灾人祸、邻里纠纷、水管爆裂这样的生活琐事也值得商榷。因为这些并不能构成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而且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帮助群众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不是麻痹民众的感官神经。如果民生新闻只满足于简单的讲述、播报、串联,局限于“告知”的层面,而忽略了“新闻”身份应有的“点睛之笔”——点评、引导,那么节目也只能停留在“权当消遣”、“过目则忘”的低端层面,上升不到新闻节目应有的高度。

《第七日》的制片人王昱斌说:“我们的选题不怕琐碎,关键是看怎样从琐碎的生活中提炼出生活的感悟”。浅尝辄止的表述、絮叨无聊的堆砌、无关痛痒的告知、肤浅表面的话语——这些落后的伎俩怎么可能担当起民生新闻“保先”的重任呢?实际上,民生新闻对表达内容的欠于指导、荒于挖掘,只会让“零距离”的距离“遥不可及”。

出现以上这些不足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民生新闻内容方面的原因,由于各地对民生新闻一轰而上,而各方面的条件又不是很成熟,致使其内容出现了种种不足,自然针对这些内容的新闻点评也会出现问题:二是业界对民生新闻的点评认识不够。据笔者了解,在电视民生新闻里,人们往往把新闻评论都归为主持人个人的素质,但许多主播根本就不具备驾驭新闻点评这一能力,同时又致使制片人和编辑认为与自己的关系不大,不是积极帮助主持人想办法出主意,而是消极等待主持人自我升华,结果可想而知。

三、魅力体现

正因为有了新闻点评,民生新闻在关注普通百姓的基础上更加魅力无穷。有些精彩的民生新闻点评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她带给人们以真、善、美、情的价值享受,情感认同的痛快淋漓,同时又促使民生新闻蓬勃发展,为政府和平民搭建了双向沟通的桥梁。

1、真善美情的价值享受

民生新闻作为新闻,具有新闻的一般美学特征。笔者认为,民生新闻突出体现了真善美情和谐统一的审美价值。真是它的骨骼,善是它的血液,美是它的灵魂,情是它的价值体现。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出发,新闻应当“示美”,通过“煽情”示美、“审丑”示美、“向善”示美,好的新闻报道和新闻点评应当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在《南京零距离》中经常播出这样的新闻:一只可爱的小猫遭人遗弃,爬到高树上彻夜哀号,消防官兵用云梯将其救下;自来水总水管破裂,水流成河,居民扶老携幼,助人为乐;大雪纷飞的夜晚,一位民警向自寻短见的老太下跪,请她回家……”这些强调现场感、具有相当可视性的民生新闻及其新闻点评,肯定了普通人的生活信念与生存价值,产生了强烈的审美效果。正是由于这种审美效果的存在,民生新闻才不会仅停留在市井趣闻,它的内容优势才能更完整地凸显出来。正是在这种对日常生活“审美”的聚焦中,平常的市井生活才获得仪式性观看的价值。

美善结合才能相得益彰,这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特征。民生新闻在新闻的选材和报道方式、切入角度、新闻点评上,特别注重向善,将引导受众从善审美为己任。透过现实生活现象挖掘出具有社会深度和人生真理的美,展现优美的人性,讴歌社会新风尚,引导人们共同构建和谐社会,使受众在接受新闻传达的美的事物时,从中获取强烈的自豪感和伟大的力量,对生活充满激情和向往。

当然,民生新闻的教化不单是教人向善向美,也通过与假和恶的比较中显现美,在与丑的斗争中发展美。民生新闻引导人们审美,同时也启示人们审丑。丑陋的审美意义就在于,它揭示了现实生活的负面,通过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现实意义的超越,而达到了审美的高度。因此,从根本上来讲,民生新闻用民本思想传递信息,引导舆论,进行审美认识教育,从而实现与受众愉悦的沟通,成为引导美好社会风尚的领航者。这是民生新闻社会功利性的表现,也正是传播美的善举和才情展示。

2、情感认同的痛快淋漓

民生新闻中,大量关乎民生内容的呈现,最直接地实现了媒体下情上传的功能。同时,由于大量本土化信息的传递真正做到了“以受众为中心”,媒体的公信力在此得到加强,观众在有限的时间范围获得超值的信息满足,从内容上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在心理上实现了与百姓的“零距离”。民生新闻注重用老百姓的话语说老百姓的事儿,无论是困境还是纠纷,是欢笑还是泪水,是批评还是赞誉,百姓话语都具有最直接的说服力,同时,这种身边人说身边事的节目形态,不仅增强了可信度,还极大地调动了老百姓参与的积极性,从这个意义上看,媒体“代言”往往不如百姓直言好。

陕西台《诉说》栏目向观众展示的是这样一群人:旧货市场上一个75岁的老太太。多少年来,她的腰没有直过,她的脸没有笑过。无论发生什么事都无法引起她感情上的波动,长时间的苦难已使她变得麻木,但即便在这样的生存境遇下,《诉说》仍然捕捉到这样一个细节,老太太蜷缩在低矮黑暗潮湿的窝棚里缝补一件褴褛的衣衫,通过这个细节,主持人提示大家:老人对生活是有期待的。

透过一个个平民朴素而生动的话语,让人们感受到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因此,民生新闻往往被亲切地称作“老百姓自己的新闻”,她对普通民众的社会生活投以热切的目光,关注老百姓的生活际遇与生存状态,在意他们在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带着人性化的思路贴近民众生活,用平等的眼光报道老百姓的喜怒哀乐。

同时,民生新闻主持人的评点立场也是相当贴近观众,比如《南京零距离》中的主持人孟非,他之所以被称作“市民的儿子”,正是因为他带着满腔的热忱走进民众的日常生活,对于老百姓的生活遭遇与冷暖辛酸感同身受,对于民众耿耿于怀的社会现象常有大胆的抨击。所有的这些使电视民生新闻“零距离”地贴近民众,成为具有地缘特色和平民化色彩的公共空间与表达场域。

3、自身发展蓬勃兴旺

民生新闻这种理念与节目发展方向已经在指导媒体改革新闻,并深入人心了。这其中尤以为数众多的非主流媒体,特别是地方电视媒体为多。一大批内容、风格、形式新,贴近性、人情味、亲和力强的民生节目,以及其较好市场经济效益,令受众和业界人士刮目相看。江苏台的《南京零距离》节目,“该节目开播36周后长期占有第一位置,曾拍得年度广告1亿零88万元”。湖南都市频道《都市一时间》“它的火爆已经激活了它所在都市频道的整个播出平台的收视率,……其15秒广告单价在众多知名品牌的争夺下已经上扬到9200元,创下了除中央电视台外内陆电视15秒广告价格的最高纪录。”

2002年以来,一批以民生新闻为题材的电视栏目如雨后春笋:如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南京电视台的《直播南京》,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合肥电视台的《直播合肥》,杭州电视台的《民生现场》,长沙电视台的《在现场》,郑州电视台的《直播郑州》,成都电视台的《成都全接触》,贵阳电视台的《直播贵阳》,西安电视台的《直播西安》,哈尔滨电视台的《都市零距离》,吉林电视台的《守望都市》,等等。这些栏目由于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收视率越来越高。据央视索福瑞公司的统计,2005年上半年的收视数据显示,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平均收视率达23.5%,平均收视份额为53.9%;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平均收视率达21.2%,平均收视份额为36%;吉林电视台的《守望都市》平均收视率达25.7%,平均收视份额为51.5%,均占同一时段的绝对领先地位。在福布斯公司、史坦国际公司联合评定的“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媒体”中,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栏目榜上有名,从而成为全国价值最高的民生新闻栏目。
2001年,深圳特区报业集团创办的以民生新闻为特色的《晶报》,掀开了都市报民生新闻报道崭新的一页。此后,一批以民生新闻为主要题材的都市报应运而生。如武汉的《楚天都市报》,成都的《华西都市报》,广州的《南方都市报》,南京的《扬子晚报》,安徽的《新安晚报》、《安徽商报》、《江淮晨报》、《安徽市场报》,等等。其发展速度之快,宣传效果之好,是前所未有的。

4、政府与公民双向沟通的桥梁架设

“三贴近”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媒体都宣称要努力实现但始终很难真正做到的目标。原因在于,这种贴近并没有真正赋予普通百姓以话语权。与一些媒体的高高在上相比,普通百姓成了缄默的一群。与其相反,民生新闻自愿充当普通百姓生活的真正代言人,报道中充满了人文精神的气息,受到市民的欢迎,并在一段时间内成为除政府职能部门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机构。百姓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需要新闻从业人员有足够的耐心来记录并表现,需要媒体有足够的热情,为百姓提供一个“倒苦水”的话语平台。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会导致重大新闻事件的比重相对较小,但这丝毫不影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本身的亲和力。同时,通过大量报道市民消费投诉、生活服务资讯、建立信息网络,听取观众对社会事件的意见,并施以点评,充分地表达了其坚定的平民立场,必然引起百姓的共鸣和亲近,其公信力也逐步提升。

2003年12月的《南风窗》杂志把“为了公共利益”新闻奖授予了《南京零距离》,“评奖辞”是这样写的,“《零距离》在政府和民众之间搭建了一座民主化的桥梁,进而给民意一个畅达的渠道。‘长江大桥的收费站该不该拆?’、‘南京地铁列车应该是什么颜色?’、‘地铁票价多少才算合理?’……他们以一个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赋予全体市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权力,让媒体真正为公民所享有”。

《南京零距离》的总制片人张建赓就认为,民生新闻“最重要的是公共平台的内涵。电视新闻节目不仅是公共信息的发布平台,也是公众意见的交流平台。这样,来自政府的声音和社情民意就都有了有表达的空间。相对于传统的单向传播来说,公共平台是电视新闻发展的新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说,话语权的适当转移、“受众参与”的加深,“双向交流”的加强,将成为民生新闻吸引观众、贴近观众的一种手段。而给予观众一定的话语权,也将成为民生新闻主持人“平民化”之路上的加油站,为民生新闻节目、民生新闻主持人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与动力。
四、艺术风格

人们常说,文无定法。本来民生新闻的点评也没有固定的程式,但电视民生新闻所报道的“新闻”,也应该被理解成“广义”的新闻,它的体裁形式一般包括新闻消息,以及具有“民生”特点的新闻评论。像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新闻节目既有播报新闻消息的环节,又有评述新闻事件的板块,有的还安排了“读报”的内容。而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就属于具有“民生”特点的新闻专题节目,它们往往只有一个主要的环节--“新闻点评”。

人们在日常操作中常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按体裁来分

对新闻消息,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往往处理成“串联词+消息主体(画面)+三言两语的点评”的样式,像《南京零距离》的“今日快报”板块,就采用了这种形式,从而突破了传统消息“导语+消息主体(画面)”的刻板模式。
而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针对新闻事件所作的专门评论,往往采用独立成篇的“主持人小言论”,即“串联词+事件内容(画面)+主持人小言论”。像《第七日》节目和《南京零距离》的“今日头条”板块,主持人在点评时,用的就是“主持人小言论”。
2、按风格来分
这种分类方法常常被人们归属于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风格,也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未成曲调先有情

“平民视角”既是民生新闻节目的观念定位,也是民生新闻主持人的最佳传播策略,更是民生新闻点评的成功之道,它渗透在整个节目的每一个层面。《南京零距离》的孟非、《第七日》的元元,他们都把自己“定位于同城百姓的朋友”,在节目中,他们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他们讲百姓心声、为百姓办事,因而获得了观众的认同、赞赏与信任。

像《第七日》曾播过一期关于公交车经常抢路,而交警却视而不见的节目。元元说:“大马路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要问这么多车里边谁最牛?我就觉得是:大公共。咱经常能看见人高马大的公交车三下两下就把身边的小车挤到一边去了,所以小车司机最怕大公共。大公共违章的现象也是常见啊,但令人不解的是:其他违章一般都难逃交警的眼睛,而大公共违章却依然大摇大摆、理直气壮”。

从元元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在她开口说话之前就已经“未成曲调先有情”,把自己当成了老百姓的知心朋友。所以一开张口说话,她就倒出了一个普通人对大公共的看法,“要问这么多车里边谁最牛?我就觉得是:大公共”。事实上老百姓对大公共“蛮横”的态度常常只能忍气吞声,这是因为对于多数人来说,这是他们代步的工具,所以得罪不起。而元元一开始就直击要害,说出了百姓的心里话——“大公共仗势欺人”的“把小车挤到一边”、“违章了还理直气壮”等等。其实老百姓对这些现象早有体会,而元元就像大伙儿的朋友一样,站在大家身旁,直爽、痛快的说出了百姓的心声,渗入了百姓的心灵,引起了百姓的共鸣。所以,像元元这种新闻点评以“知心人”的姿态、“普通人”的视角、“贴心人”的话语表现,怎么可能不被观众喜欢呢?
②、冲冠一怒为正义

《南京零距离》的主持人孟非被南京人亲切的称作“市民的儿子”,这个称呼正是观众对他“民生情怀”的认同与赞赏,而在节目中,孟非也始终会站在百姓的角度说话。在2004年1月12日的节目中,一条与春运有关的新闻过后,孟非评说道:“客运部门不断提醒旅客错开高峰出门,但是每年春节就这么几天假,要乘客错开人流高峰,怎么可能?”。

在春运的高峰,大大小小的新闻节目都在说“买票难”。在这些声音中,我们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新闻主持人附和客运部门,建议旅客避开高峰的话语--“春运所带来的难题的确不可避免,但是,如果提前几天、或者推迟几天出行,那么难题便也不是问题”?像这样或驻足于抽象层面的告知,或停留在不切实际的呼吁,看似体现了新闻媒体的人文关怀,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每年春节就这么几天假”。然而孟非却并没有淹没在众媒体的声音中,他一开口就与众不同。他站在“乘客”的角度,以乘客的语言状态,犀利冷峻的直指客运部门,一句“要乘客错开人流高峰,怎么可能?”痛快、直白的讽刺了客运部门的“黄粱梦”。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声音,简洁、干脆、直白、有力,它一语道破了百姓的心声,同时也体现出孟非冷峻、犀利、直白、一针见血的语言个性。

③、冷眼向洋看世界

民生新闻主持人在节目中常以一种“冷眼向洋看世界”的方式加工信息,使新闻点评更加理性简洁、直截了当,可谓“一语中的”。在一期《南京零距离》节目中,有两条与司机违规有关的消息。前一条讲的是一对男女在奥迪车里行苟且之事,被警察看到,结果他们一踩油门,把警察撞伤,而那辆奥迪车挂的竟然是省级机关的牌照。后一条说的是一个的哥为了挽救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连闯了5个红灯直奔医院,虽然最后孩子得救了,但的哥却要面临被吊销执照的处罚。针对前一条消息,孟非点评道:“我们关注的不是一对有家室的男女关系如何暧昧,而是一个司机在面对自己的隐私有可能被曝光的情况下,竟敢于把警察撞伤,然后逃逸。在这两个后果之间,他宁愿选择后者,这是为什么?他开私家车,他敢吗?他开外地车,他敢吗?其实我们关注的正是法律面前的权利!”。而对后一条消息,孟非是这样说的:“同样是司机违规,一个,人们愿意放他一马;而另外一个,人们绝不会放过他。这是什么原因?一个,影响了特权和法律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而另一个呢?如果你不放过连闯5个红灯的司机也可以,但是这会影响到很多司机。以后再面对救助的时候,他们心里就会有一个权衡:如果我帮你的忙并不损害我什么,那我可以帮;如果损害到我自己了,我犯得着吗?”。

孟非的这番话朴实而率真,他的分析环环相扣,直接把触角伸到了违章的背后。对两起违章的解读,孟非并没有就违章论道德,而是更多的关注了那些促成违章的因素。对前一条消息,孟非并没有把观众引导到男女关系、肇事逃逸上,而是击中了“要是他开私家车、外地车,他还敢吗”的要害,理性的引发了观众对“法律面前特权优先”的质疑。说到后一条消息时,孟非并没有生硬、孤立的呼吁高尚的情操,而是通过分析大家“放过”与“不放”两个违章司机的原因,使观众不再止步于对司机的“个体”认识之上,不再局限于对善恶的简单判断之内,而是将眼界延伸到了关注“法律”与“特权”的层面,引导观众领悟到违章背后的弦外之音。

④、换个说法天地新

其实,民生新闻主持人“加工”信息的特色就在于他“平民化”的解读和分析,诚如吴郁教授所言,主持人的“平民化诠释是地域新闻内容的最佳传播对应”——民生新闻主持人经常会利用讲故事、打比方的方式,给新闻内容“换个说法”,从小事入手,再由小及大,“深入浅出”的帮助老百姓分析、理解、消化内容背后的未尽之意。而且,他们还经常巧妙地运用为老百姓所熟悉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口语、土语、俗语和歇后语等“辅助”手段,来配合叙事说理。这样,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就不会干涩、呆板、程式了;而内容中那些有待挖掘的意蕴,也变得直白、丰富、鲜活了。

元元就善于运用北京人特有的话语风格,风趣、幽默的帮助百姓理解、消化平常之事,指导百姓面对、解决身边之事。《第七日》一期叫做《被告:打假队》的节目,说的是北京酿造六厂为了打击假货,自行成立了一支打假队,到北京各个批发市场去侦查,发现有冒充本厂产品的假冒酱油,就强行拉走,最后却被批发部告上了法庭。对这件事,元元说道:“当了被告的打假队有点儿有勇无谋,我总觉得他们有点像从前的绿林好汉,虽然说初衷是行侠仗义、扶正祛邪,可在如今的法制社会里却有些不搭调。绿林好汉的名言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而法制社会的原则却是‘不该出手别出手’”。

针对这样的事,一般人都会产生不解:难道厂家没有打击假冒产品的权利吗?其实,厂家并不是没有打击假冒产品的权利,而是没有用“亲自动手”、“强行拉货”的方式来打假的权利,厂家打假一定要联合工商部门。在节目中,元元对酿造六厂此举的解读用了“绿林好汉”的比喻,于是打假队猛撞行事、不懂法律、不讲策略的形象便立体了。而在最后,针对观众对打假队反成被告所产生的疑惑,元元把“该出手时就出手”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稍加改动,就点明了法制社会自有法律约束,“不该出手别出手”的主旨,这样既起到了解惑作用,又发挥了引导功能。其实,元元正是以“百姓乐于接受”的方式,传达了“百姓能够理解”的深层内涵。

3、点评艺术

民生新闻点评的艺术在于以人为本,这是我们媒体的性质决定的。我们的阶级和政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属于这个阶级和政党的媒体就必然要为人民群众说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许多领导人不但全面深刻地论述了人在自然和社会中的重要性,也论述了党的新闻事业必须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做到以人为本,关键是把握好五个方面的“度”。

一是政治的度。实务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坚持党性和坚持人民性的矛盾。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的大量情况是,人民群众盼望通过舆论监督解决的问题,也是党和政府正要着手解决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在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各级党政部门着力解决的难点的结合处寻找点评的突破口。

二是态度的度。民生新闻点评的初衷应该是善意的,评价的态度应该是公允的,播出后的效果应该是积极的。与人为善体现在目的上,是使被监督者改进工作,改正错误,而不是“把别人逼到死路上去”;体现在方法上,是摆事实,讲道理,不扣帽子、不打棍子。

三是角色的度。民生新闻点评要做到以人为本,必须把握好角色的度。记者不是“救星”、不是“包青天”,不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绿林好汉,不是包打官司的法官。记者要做的只是敏锐地发现、忠实地报道事实,尽职尽责地代表受众采访发问,及时地回答受众欲知的问题。这样,民生新闻评论才能更好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舆论监督对人的不必要的伤害。

四是法律的度。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很强的法律意识与法律知识,明确自己在发表评论时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与采访报道的内容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把握好新闻评论法律的度,最重要的是要做到报道程序的合法、报道行为的合法和报道内容的合法。

五是时机的度。新闻报道时效性的强弱与新闻价值的大小成正比。把握好时机的度首先要做到报道的适时。其次要做到报道的适量,要注意报道的平衡。还要注意采访对象的平衡,让事件和问题的有关各方的当事人说话。要注意报道与反馈的平衡。如果被监督者认识并改正错误,在他们愿意的情况下,应进行反馈报道。

五、诗外功夫

首先,记者尤其是编辑、制片人必须自强素质。一代伟人邓小平指出:“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有什么样的理论修养,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和行动。记者丰厚的理论积淀和工作实践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搞好民生新闻点评的必要条件。与此同时,要准确把握住民生新闻的特点,注重运用好求异思维,这样才能真正做好民生新闻的点评。

民生新闻点评成功的关键在主持人。电视媒体与其他大众媒介相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看得见的主持人元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电视媒体也可以被称为“主持人媒体”。而电视民生新闻正是发挥了主持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化”优势,借助人际吸引的因素,为新闻节目及其点评注入了“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的特质。

①、主持人必须以“朋友”的姿态面对观众。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真诚、平等的表达和评论,可以获得观众心理上对其“朋友身份”的认同,引发观众的收视兴趣和参与愿望,从而为民生新闻节目树立起真正的“亲民形象”,使民生新闻节目的公信力得以提升。

②、主持人要善于洞察新闻背后深刻的“谜底”。要想做好民生新闻点评,主持人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要熟知普通百姓的生活和心态,要善于洞察平凡事物的本质特征,发掘出深藏其中的最具时代意义的东西,然后巧妙地个性化表达给观众。

③、主持人要处理好大胆揭露和与人为善关系

主持人的点评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意见,而是大多数平民百姓和媒体的观点,并力图使其上升为政府意志。因此民生新闻主持人应当爱憎分明,该揭露时要大胆,但一定要与人为善,应该充分利用“距离百姓最近”的优势,以“朋友身份”的贴近性和“平等交流”的亲和力来告知百姓,生活中都发生了哪些有意义的事,并以“比一般观众仅‘略高一筹’的平和姿态和话语饱和度”来帮助百姓解读、分析这些平常事,并指导他们去面对、解决这些身边事。

说到底,民生新闻点评就是媒体借助民生新闻搭建的一个充分考虑受众感受、满足受众愿望的平台,体现了媒体的优势和责任,同时也要求记者和主持人都要做到心里要装着百姓,从群众的视角出发,说出群众的心里话,以此来督促工作,打造媒体新的生态优势。

 

 

■相关链接  
  • 07高考大纲最新解读:物理命题稳定中求发展
  •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2007年招生
  • 河南师范大学2007年招生
  • 华南农业大学学校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 广州:正考听力/考场遭雷击电源跳闸 股民恶搞高考作文题
  • 河南严查公务员以权谋私 9名厅级干部被查
  • 2006年度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评选揭晓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