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11月20日才是每年企业进驻高校“招兵买马”的“解禁日”,但记者昨日获悉,各家企业和机构进校招聘的时间表今年已提前。目前,各大企业围绕优秀毕业生展开的人才“争夺战”已日趋白热化。中华英才网一项有关校园招聘的调查显示,约有七成企业已制定了明确的校园招聘计划。
毕业生钟情校园招聘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从2005年的338万增加到400万左右,这个数字是2001年104万的近4倍。通过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相关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毕业生表示一定会参加校园招聘。
昨日,在成都人才市场现场招聘会上,应届毕业生的比例占了近一半。川师大应届毕业生罗微称:“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当然早点行动好。”川大应届毕业生唐林立表示,自己更喜欢校园招聘,企业有针对性地选择人才,毕业生也免去了舟车劳顿之苦。
七成企业招人计划出台
如今,只要登录各大人才网站或是高校的就业网,都可看到大量的2006年毕业生的招聘信息。据中华英才网统计,约有七成企业已有明确的校园招聘规划,招聘规模集中在10-50人左右。其中不乏来自石油、金融、电气等这些传统行业的“新面孔”。也有来自IT、电信、家电、房地产、快速消费品等新兴行业的“老面孔”。
据有关知情人士透露,像微软、英特尔、IBM这些巨头早在上半年就已开始了校园招聘策划。各种形式的校园招聘已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
校园招聘规模扩大
目前开展校园招聘的企业中,IT电子行业占了整个校园招聘的42%。客户服务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某IT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称,这些职位对工作经验的要求不高,但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比较高的要求,比较适合刚毕业的大学生。
同时,继众多知名跨国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之后,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加入校园招聘抢夺人才。其中,房地产、快速消费品、金融等传统行业在校园招聘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不少企业人士认为,大学生可塑性比较强,乐意将他们当作储备人才。
求职简历切忌花哨
调查还显示,毕业生们获得求职信息的渠道呈现出多样化。通过招聘网站和企业网站获取求职信息的大学生占50%左右;参加传统招聘会的占30%左右;通过报纸广告、媒体宣传等获得信息的约占20%。
有关专家提醒毕业生,简历切忌太花哨,内容尽量简洁精练。因为人事经理对犹如“写真集”的简历第一没有时间看,第二会认为此人不可靠,靠外表包装自己。所以建议在求职简历上贴上近期照片,用A4纸打印出来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