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求职就业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七成大学生小看档案 多元化就业催生“弃档族”
来源:新华网      2005-9-22 8:13:00
 

    郑州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该中心代管的大学生档案中,三成已被主人“遗弃”,最早的“弃档”距现在有8年之久。

    该中心工作人员感叹:大学毕业生中的“弃档族”越来越多。

    ■大学校园盛行“档案无用论”

    在郑州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历届大学毕业生们遗弃的档案多达四五千份。近日,省会一家高校的调查显示,有70%的学生认为“找工作看重的是能力,档案不怎么重要”,有70%的学生不知道档案管理的相关政策。

    郑州大学宣传处副处长张承凤分析,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后,档案、户籍在大学生择业考虑因素中越来越不重要。用人单位若不能解决编制和户口,毕业生往往将档案弃之不顾,或遗弃在各类人才交流中心,或遗弃在学校。

   她认为,由于档案管理非常严密,保管、分类、转递等手续繁琐,一旦学生毕业后户籍转出,学校只能将其档案发回原籍或人才中介机构。时间一长,这些档案就成了“弃档”或“死档”。

    ■档案并非“鸡肋”

    “现在,人才频繁流动,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人事档案的作用被淡化,多元化就业导致遗弃档案者越来越多。而这种淡化,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方面。”郑州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他表示,虽然档案的“决定性”作用在弱化,但并不代表档案能够随意丢弃。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国家强制推行的福利政策,职称评定、各种政审等,还需利用人事档案进行。即便以后推行电子档案,也需要文本档案作为依据。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现行的档案管理制度不会取消。此外,出国、升学、结婚、生育等很多方面都需要档案。

    ■丢弃档案有麻烦

    档案不能随意丢弃,否则会有许多麻烦。郑州大学工学院96级的一名毕业生在郑州市一家股份制企业工作,谁知该企业破产后其档案也不知去向,历时3年才补办了一份。郑州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负责人提醒大学毕业生,不要将档案交给无档案管理资格的非公企业,或由个人保管。

    河南省社科院社科所张所长认为,目前解决弃档的办法不是强化当事人的档案观念,而是如何进一步加强管理。他认为,利用电子化的手段建立托管中心,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相关链接  
  • 七成大学生小看档案 多元化就业催生“弃档族”
  • 长沙论坛为大学生基层就业探路
  • 武汉大学将就业指导纳入教学计划
  • 200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财管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0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试题及参考答案
  • 广西公务员考试成绩今公布 一些部门竞争异常激烈
  • 明年高考综合考试有两次机会
  • 辽宁自考律师专业(本科)英语成选修
  • 2006年自考统考课程调整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