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回放:谨慎妈管出自卑的娃
16岁的小雁来信说自己患了“社交恐惧症”。迎面见人尴尬。脸皮发烫,还潮乎乎地出汗;头皮发麻,人就窘得腿发软发飘不知道如何迈步。
因为在小雁生活的这座城市,几年前曾经发生过猥亵幼女拐买儿童的案件,小雁的
母亲就时刻以为有人要害小雁抢小雁。小时候,小雁走哪她妈就跟哪。小雁上学都是妈妈亲自接送,有时候她上班的时候还借故绕到学校来,看小雁是不是好好地在上课。16岁的小雁,觉得自己什么也不会,特自卑。三年级,小雁报名参加学校体操队,她妈拗不过小雁就答应了。可不出半个月,她妈就亮起红灯,因为体操队是早晨训练,5点就要起床去大操场。妈妈5点就得起床送小雁去集合,天天这样她吃不消。其实同村还有一个四年级的男生也是训练队员,他们可以结伴跑步去。可是,小雁绝食两天都没有说服妈妈。四年级,业余体校羽毛球队的教练召集小雁去训练,可因为从学校到业余体校要走一公里的路,训练结束之后天就黑了,妈妈担心安全出问题,就怎么也不答应。上了中学,因为有男生喜欢到她家楼下找小雁。她妈从来不允许小雁答应,而是把头伸出窗外,说小雁不在家。后来,大家都知道她妈厉害,也就不找她了,朋友越来越少,小雁就开始越来越不自在。
小雁妈似乎对自己的战果很满意。女儿放学后就呆在家里看书,没有迷恋上网的烦恼,也没有同学打电话来邀她出去玩。妈妈觉得女儿挺乖巧,别人也夸奖小雁文静。小雁自己却觉得自己快要疯了!
原理剖析:“心理应激状态”是少年成长的坎
小雁的成长恐慌来自两个方面:首先,属于从小被妈妈管束过当而压抑成的内向个性;其次,就是少女青春期发育的生理反应。前者是一直隐匿的矛盾,后者是诱因。
小雁的心理压力属于心理应激状态,并没有出现紊乱迹象。采取一定的措施就可以矫正过来;
小雁的自我评价偏颇,夸张了自我感觉,给了自己恶劣的暗示。一个人的个性气质言语行为得当与否,在于不妨害社会秩序,不危害他人财产和生命的安全,自我能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文静内敛的个性气质难以改变,且这也不失为一种女性美。问题在于,小雁认为自己不正常的心态才真正是有害的。
小雁的成长问题需要综合治理,需要疏导的是她的父母。在她的倾诉里,她的成长没有爸爸的影子,一直是妈妈包办,可见这个家庭是有些问题的。如果父母能率先改变自己,让家庭沉闷的空气流动起来,成为亲情智慧的画卷,那么,环境改变了,小雁的状态会要减轻许多,也就容易矫正了。
玫瑰疏导:强化技艺训练播撒自信的种子
首先用积极的暗示启动转化契机。告知小雁,她并没有“社交恐惧症”,而是青春期成长的必然变化。每个女孩在成长中都会经历,到时自然消退。
参加语言类技能训练班,或者聘请一位电台播音员做老师,专门攻克语言关,时机成熟后参加一些演讲或者电台访谈节目,突破交流障碍的同时,自信增加一切迎刃而解。
参加形体训练创建新的平衡机制。小雁的自诉透露心病,她认为自己完全有可能成为体操运动员或者羽毛球运动员。形体训练可以补偿这个心理缺失,而且可以预防这个年龄的女生可能爆发的体形缺陷恐慌,避免新的成长恐慌诱发新的过激情绪。既可让她走出自小封闭的成长环境,还可让她出汗强健机能,平衡内分泌机制增强内在动力。
发展特长建立新的自信支撑点。小雁还忧郁自己没有一技之长,建议文静的小雁学剪纸,这种简易灵活的民间艺术,可以很快她让心灵的花朵形诸美妙的图画,映照自己的自信,心灵手巧的定位适合小雁这类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