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钻电笼”、“变彩虹”、“悬浮气船”……昨天上午,南师附中实验楼的报告厅座无虚席,中学生们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台上南京大学物理系的吴志贤教授正在给中学生们表演“魔法”。
在一个黑框上贴满很多塑料小球,当投影仪的光打上去时,就会看到一道漂亮的彩虹,原来塑料小球模拟的是空气中的小水滴,投影仪则模拟太阳,由于折射彩虹就会“变”
出来了。一个大铁笼外面施以3-5万伏的电压,但站在铁笼中的人却毫发无损。吴教授解释说,当电荷全部集中在表面时,笼子里面的电场强度等于零,站在里面的人当然也安然无恙。会悬浮的“气垫船”则和磁悬浮的道理相同,只不过是用气来使船悬浮起来。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魔法”原来都蕴涵着科学道理。据了解,大学教授走进中学做实验是“快乐科学校园行”活动的组成部分,由教育厅、科技厅和《科学大众》杂志社组办的“校园行”将带着科学走遍江苏、安徽等地,通过“大手拉小手”、“做中学”、“机器人俱乐部”、“科学大篷车”等活动让趣味科学走进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