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两日,肇庆市公布:城镇以上小学初中”一费制”收费标准上浮20%,不少家长质疑--
学费突然上涨咋回事?
教育部门:为确保学校正常运作进行调整,因承批程序复杂导致通知较晚
连日来,有不少肇庆市民向本报反映,在中小学新学期交费时,肇庆市很多中小学校出现了“涨价”的现象。为此,记者走访了肇庆市教育部门,据介绍,从今年秋季开学开始,市区及各县(市)区城镇以上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初中,收费标准在原执行的“一费制”收费标准基础上上浮20%。由于通知时间滞后,有市民对市政府的办事效率提出质疑。
学生家长
中小学书杂费加价是否合理
日前,肇庆市鼎湖区市民谢先生向本报反映,今年,他的女儿刚就读初中1年级,在7月12日接到学校的通知书后,他于7月15日按学校的要求给女儿注册时交纳了352元的学费。但是女儿上学的第一天回家后告诉他,学校要学生们回家后通知家长,每位学生需要补交学费20%,这样一来,他需要再交70元。而同时,刚刚才读小学1年级的儿子,由于是借读生,本来学校通知交纳568元的书杂费,但是在8月30日时,学校却临时通知每位学生的书杂费上浮20%,称这是按照市里面的规定执行的,为此,他必须为儿子再缴交114元。对于学校收费“涨价”,谢先生感到非常困惑,为什么学校会临时通知补交学费,事先没有一点通知,他担心是否学校胡乱收费。
有着同样遭遇的邓先生也向记者反映,他在8月27日为自己正读小学的小孩交纳了学费206元后,开学后又被告知追交学费41元,而且他所在的镇中学学生交费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升浮,而他与很多家长一样,对于这样的收费调整却一无所知。
而本报日前连续接到多宗类似谢先生与邓先生的投诉。
物价部门
调整书杂费为确保学校日常运作经费
带着市民的疑问,记者日前走访了肇庆市教育部门,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04年,广东省物价局、教育厅、财政厅就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义务教育阶段收费管理政策的通知》(粤价[2004]287号),根据《通知》的规定,肇庆市教育局提出今年秋季调整全市城镇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收费标准的方案,8月4日,就该方案组织举行了价格听证会进行审议、论证,听证会代表28人,其中赞成提高20%的有25人,赞成提高10%-15%的有1人,反对2人。为此,经肇庆市政府同意,8月29日,由肇庆市物价局、教育局、财政局联合发文,决定于今年秋季开学起,在肇庆市区及各县(市)区城镇以上的小学和初中实行在原执行的“一费制”收费标准基础上上浮20%(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标准暂不作调整)。此次收费的管理及具体开支范围严格按省物价局有关规定执行。
该负责人称,由于肇庆市各级地方财政困难,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学校的日常运作经费较为紧张,导致基础教育改革滞后,优质教育发展缓慢。鉴于这种现状,为解决教育经费供需矛盾,因此决定适当提高“一费制”的收费标准。
据肇庆市物价局成本调查队的调查结果显示,原“一费制”收费标准,经营缺口较大。该市2003年秋季起全面开展教育课程改革,增加了课程设置,课本和辅导资料大多数改为彩色版,这些都直接导致中小学课本资料费的上涨。据统计,目前该市中小学课本资料费的平均成本为:小学91元/生·学期;初中149元/生·学期;比原来小学50元/生·学期;初中90元/生·学期均多支出65%以上。课本资料费的开支超过了原定的预算安排,只有挤占杂费解决,学校日常运行经费因而更加紧缺。此外,学校购置教学装备及运行维护等公用经费支出逐年增加,所以,为确保学校正常运作经费,适当调整收费相当迫切。
教育部门
市民有能力承受学费上浮
据肇庆市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中小学学杂费上浮20%,从全市居民的收入来看,群众是有能力承受的。有调查数据显示,2004肇庆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340元,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11300元。肇庆市在2002年实施的中小学“一费制”收费标准,基本上是在当时的收费标准基础下调20%左右制定的,如今提高20%,实际是恢复至2002年“一费制”以前的收费水平,所以,按照目前肇庆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应可承受。
该负责人指出,对于农村人均年收入1500元以下的困难家庭子女及持当地民政部门核发有效的《广东省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的特困职工子女,可以享受9年义务教育免收书杂费政策。同时,规定对于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子女由务工就业地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入学的,其收费与当地居民子女要一视同仁,不得以借读生对待,负责接收的中小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或以赞助作为入学条件。
市民批评
政府办事效率有待提高
该负责人称,当8月4日听证会结束后,收费标准的方案最终审批通过还需要经过多个部门审核批准,最后经市政府通过才能正式实施,因此一直拖到了8月29日才最终公布,由于该决定最后出台时间较为滞后,因此导致很多家长存在疑惑,为此,教育部门将在近期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全面的宣传和解释。
对于这一问题,有市民提出疑问,政府为什么不能稍微提高一点办事效率,让广大的市民提前有心理准备。如今很多学校在收费过程中才得到通知,这也给很多家长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