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教育资源不均导致择校费高涨 择校之风有待破解
|
来源:郑州晚报 2005-8-23 9:59:00 |
|
核心提示:
为了让孩子进入“好”的学校,享受到“好”的优质教育资源,每一位家长都竭尽全力。一个现象也日益成了焦点问题:教育资源不均衡发展下的择校风。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目前已成为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热点。
一位家长的择校经历
8月18日,在郑州市二七区一个机关办公室里见到王克(化名)时,他正在给金水区一个初中的熟人打电话:“今年教一年级的老师有几个,都叫什么名字,是男的还是女的,年龄都有多大,谁教孩子会用心一点……”王克边说边飞快地在纸上记着。
打完这个电话后,王克很快拨了另外一个电话:“上次你介绍的初中要交多少钱才能上,他们的小班教育是不是真的与其他学校不同……你看周围的人谁认识那个学校的校长……教育局你有认识的人吗……要不找个时间约他们一起坐坐,他们会对孩子的事更尽心一点……”
“我托你找的人找到没有,我听说小李的嫂子是某校校长的妹妹,咱们找她出面约她哥,她哥会不会拒绝呢?如果不行,咱们直接找你那个表哥,他不是在省委工作吗,让他出面打个电话约那个校长,不怕他不给这个面子……”
等打完这几个漫长的电话,王克表示了歉意:“孩子上学的事太闹心了,我为了给孩子找个好学校都打听半年多了,还没最终决定去哪里上学。哦,你也介绍一下哪个学校好吧,是不是片里的无所谓,就这一个孩子,砸锅卖铁也得让他上,该交的择校钱咱一分不少地交……”
 今年小学生报名期间,等待报名的小学生。郑州晚报记者 廖谦/图 水涨船高的择校费
“哪所学校好,哪个学校的分校好,他们教学到底咋样,孩子在里面学得如何,能受到照顾吗,要交多少择校费?”似乎已经成了部分家长谈论孩子教育的见面语。
一位校长向《郑州晚报》独家责任记者透露,省内某知名中学初一今年计划要招多个班级,其中除了够择校分数线的学生每人交2万多元的择校费外,其他不够择校分数线的学生按照学校划分的分数段交钱,“只要肯交钱,就能上学。每位学生除了巨额择校费外,差3~10分,交2.4万元,每差一个分数段,多交5000元钱,以此类推。”
8月19日,管城区一位为孩子交了5000元择校费的家长李晶说:“真是很神秘呢,我们自己交还不行,必须把钱给所托的朋友,让他去交,他出来了告诉我们一句话,孩子24日可以来上学了。这学校最后连白条都没有给我们打。”
“这些钱应该为数不少,但是都没有发票、没有收据,这很不正常,没有道理呀。那么它归谁所有了,归谁支配的?它是怎么被花掉的?没有票据有关部门该怎样监管?审计部门对这笔没有任何痕迹的费用又如何审计?”一位在省直机关工作的家长在接受采访时提出了一连串的质疑。
择校之后的闹心事
“你看我们片内的那所中学,操场还是水泥地,学校也没有图书馆、电教楼。我看了就不想去。妈妈带我去的那所初中的分校,都是新盖的楼,塑胶操场,还有图书馆呢。让我自己选择,当然是喜欢分校的学习环境了,不过我也很有压力,如果在这里学习还比不上以前同学在普通学校的成绩,我这个选择就不值得了。”已经在市内某知名初中分校交了择校费的李佳,这样比较她曾经选择过的两个学校。
谈起孩子的择校问题,家长张东(化名)后悔不迭:“我要是早知道教奇奇的老师大多是刚毕业的学生的话,就不让他去那里上学了。”张东叙述说,当初,奇奇的同班同学中,只要有点门路或者家里有钱的都到各个名校、分校上学了。可是奇奇考试的分数有点低,他回家说也想到名校上学。“我想也真是不能委屈了孩子,就找人托关系,最后花了4万多元算是在这个省内知名的中学报上名了。但是后来一位熟悉内情的教师告诉我,他们学校一次招了100多名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做教师,都是没有教学经验的新教师啊。我现在很担心孩子到这个重点学校的分校后,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比在普通学校里更得不到关注。”
在某知名初中分校上课的教师宫艳丽(化名)透露,她原来在某普通中学教学,后来在待遇等条件的吸引下来到这所名校工作,半年来由于工作量激增,身体已经有些吃不消。现在工作起来除了对十几个优秀学生关注外,根本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管那些调皮的学生,对他们都有点敷衍了事。“虽然知道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但一个老师的精力就那么多,自己有时候都感觉很愧对那些同样交了择校费的后进学生。”
一位校长揭开的秘密
把孩子千方百计地送到名校或者分校里,这几乎是所有家长的心愿。但是,“孩子只要到名校就可以成才了吗?会不会因为学习不好而受不到老师的关注呢?”今年赶了六七次场,让孩子参加了数场名校、分校考试的家长关灵,最终把孩子送到了西区某知名中学,她共花去了2万多元择校、请客费用。身为下岗职工的关灵感叹道:“这简直是在赌博,我把下岗后买断工龄的钱全给孩子交了学费,可不知道生性调皮的孩子在那里能不能为我争气。” |
下一页>>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