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基础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资料:对孩子过度关怀等于棍棒教育
来源:搜狐      2005-11-29 8:27:00
 

  对孩子过度关怀等于棍棒教育

  专家提醒:对孩子过度关怀等于棍棒教育

  不久前,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音乐心理学博士周海宏先生提出并首创了“关怀强迫症”一词。

  所谓“关怀强迫症”即一个人特别需要别人依赖自己,总是爱向别人提供别人不需要的关怀。并且,这种人还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关怀,从而使别人不能独立。当别人依赖自己的时候,他就会感到满足,感到自己有价值。

  近日,就这一问题有关人士有关人士发表自己的看法。

  北京市优秀班主任、紫金杯的获得者、已有30多年教龄的王老师回忆她30多年以来曾经遇到过的家长时说:二三十年前的家长棍棒教育的比较多,那时家中的孩子比较多,家长大多忙于工作,顾不过来。所以,平时对孩子的关心也就少一些,一旦发生了什么问题,无论是老师告状还是在外面惹了祸,绝大多数回到家中都免不了一顿打,几乎没有一家小孩没挨过打。现在这拨孩子的家长刚好是那拨孩子,所以情况正好反过来了。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过去知道挨打什么滋味的家长把孩子看成了自己的心肝宝贝,绝大多数家长舍不得打孩子一下,并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到了过度的程度,形成了孩子性格上的缺陷。有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强、有的孩子长大后没有独立人格、独立思想,这样的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生存将会是十分困难的。

  中国少年报的资深记者王国旗说:事实上我们一直冤枉了那些被父母过分关爱的孩子。媒体上经常有报道,孩子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孩子因一点点小事动不动就离家出走、甚至前一段时间还有媒体报道一孩子在“春节”放假期间因父母没有满足他的要求竟然3次自杀、更有甚者一些孩子还残无人道地杀死亲生父母。究其原因都与父母的过度关怀溺爱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父母的过度关心造成了孩子心理的畸形,自私、反叛、低能。从某种角度上说,家长过度关怀孩子,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是无私的,完全是为了孩子好,有时也是父母出于自己的需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感觉,得到满足感。

  周海宏博士认为:“关怀强迫症”带来的危害主要不是动机方面的,而是结果方面的。

  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的刘秀英老师认为:许多事实证明,对孩子的过度关怀与对孩子采取棍棒教育是一样的,都是对孩子的不尊重,都是对孩子权利的剥夺。棍棒教育的伤害是从身体到心灵,而过度关怀的伤害是从心灵到肉体,两者之上写着的都是一个大大的“爱”字。

 

■相关链接  
  • 资料:对孩子过度关怀等于棍棒教育
  • 37名大学生保姆有心理障碍全部转行
  • 民企老板赠人民大学亿元 首笔千万兑现
  • 揭秘清华自主招生考试 书法、八卦都有涉及
  • “考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制度性上演
  • 大学生开私家车上学 三江学院扩建停车场留车位
  • 青少年“迷网”的经济学动因
  • 温家宝:将从5方面加强对发展中国家教育援助
  • 温家宝:中国普九义务教育覆盖率到去年达94%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