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基础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知圣诞老人不知孔子“儿语”西化凸显教育缺失
来源:烟台日报     2005-10-20 10:37:00
 

    尽管童言无忌,但“只知圣诞老人而不知孔子是谁”的尴尬却引人深思。

  “十一”期间,家住市府小区的高先生带着3岁的儿子到老家曲阜游览,在临近孔庙的一处场馆门口,儿子冲着一对高大的石狮子大声叫喊:“这是狮子王。”高先生听了一笑而过,没说什么。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却令他感到十分不安,也由此想到了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孩子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走过这处场馆,父子俩又走进久负盛名的孔庙,来到孔子授业雕像前。儿子看到孔子雕像,兴奋不已:“爸爸,这不是圣诞老人吗!”高先生纠正了孩子的错误,可没想到,儿子竟一脸严肃地说:“爸爸你错了,这就是圣诞老人,你看他那么长的胡子。”

  孩子的话让高先生感到几分沉重。回到烟台后,他告诉记者,尽管他在雕像前费尽心思告诉儿子“这不是圣诞老人,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但是看着儿子似懂非懂的表情他久久不能平静。他说,孩子的世界很简单,给他什么,就接受什么。现在孩子的启蒙读物不外乎“白雪公主”、“狮子王”等西方童话故事,连穿的衣服都喜欢挑有蜘蛛侠的,而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却很少。“只知圣诞老人而不知孔子是谁,这种尴尬应该引起家长和社会的关注!”

  高先生的思考并非杞人忧天。10日上午,记者在市区几个社区及幼儿园附近随机采访发现,许多孩子只知道圣诞老人,却对有关孔子的问题连连摇头,只有个别孩子回答听爸妈说过。

  “现在孩子的玩具都是奥特曼、蜘蛛侠、圣诞老人、狮子王等,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就剩下孙悟空了。”采访中一位家长告诉记者,有传统文化内涵又能吸引孩子的玩具、书籍太少,大量代表西方文化的玩具和书籍充斥孩子的世界。这种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 ”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经济全球化,东西方文化相互融合、渗透不可避免。我们不排斥西方文化,但要避免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断层,尤其是幼儿启蒙,意义更为重大。”烟台大学人文学院一位老教授认为,与西方“圣诞老人”相比,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应融入日常生活中,减少说教的成分,从而吸引孩子,在他们头脑中留下很鲜明的印象。市区某幼儿园一位负责人则认为,在幼儿启蒙阶段,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供给,孩子需要“奥特曼”、“狮子王”,也需要“孔子”和“孙悟空”。尽管平时他们在孩子的日常游戏、绘画中让孩子感受传统文化。但是要让孩子在幼儿阶段更多的接受传统文化熏陶,还需要家长的适当引导和教育。

 

■相关链接  
  • 知圣诞老人不知孔子“儿语”西化凸显教育缺失
  • 巴金写给教育的话: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
  • 大学生性事谁主管 性爱是教育的大敌?
  • 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金提高
  • 刘道玉:大学校长应职业化
  • 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外语教学法丛书》
  • 西华大学48名作弊学生被勒令退学 该是不该?
  • 山东民办高校“负重”前行
  • 山西高校注重新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