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民办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山东民办高校“负重”前行
来源:工人日报     2005-10-20 10:48:00
 
 不惜重金宣传,为招生打下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也让部分民办高校背负上沉重的负担——
 
今年的山东高职院校的招生情况令很多人没想到:一批民办高校高奏凯歌,生源爆满,而部分公办高职却招生困难,没有完成计划,生源大战一改往年的“民校冷,公办热”的结果。
 随着9月末山东高等职业院校的最后一次补录,高职院校间的生源大战已经落幕。各学校间的差距可谓泾渭分明:几家民办高校第一志愿爆满,而且文理科最低投档分数线都要比资格线(文科270分、理科280分)高100分左右;一些公办高职院校的成绩却多少有些“寒酸”,除了几所院校继续领跑外,有超过一半的学校投档线在资格线左右徘徊,甚至个别学校还出现大面积缺额的现象。
 然而,记者经过调查发现,这种民校崛起现象的背后却是隐忧重重。“招生支出”负重而行
 一名公办职业学院的院长说:“民校的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他说的做法主要是招生宣传的不同。如今的民办高校招生,在政策上享有与公办高职院校一样的待遇,都拥有国家统招计划,可“招生支出”却完全不同。
 山东一所有名的民办高校负责人曾直言不讳地说,民校招生的法宝就是渗透,换句话说就是采用“人盯人”的战术,学校的招生网络遍布全省各个高中,几乎与所有毕业班班主任或学校教务处都有联系。
 整个暑假,民办高校的老师都要带着任务到全省各地招揽学生,各个民校派出的招生代表或从社会上招聘的招生代理,足足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据了解,山东一所中大规模的民办高校每年的招生季节,仅广告费就接近300万,另外招生代理的代理费(每招一名学生提成在400元左右,一般按每年招4000人计算),也不会低于150万元,如果再算上全体教师暑假加班的费用,这样下来,每年的招生成本500万元是平常的事。
 而据了解,传统公办高职院校招生费用每年在四五十万元左右,有些学校甚至只有10万元。背上高额贷款
 与一些公办高职市场意识的缺失形成极端对比,民校招生火爆的背后,是为此背上的高额贷款。一些民校校长这样总结过自己的工作:借钱、宣传、还贷款。一位校长告诉记者,目前有超过半数的民校是在靠贷款生存、靠贷款进行大规模宣传。
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错位”:部分民校面对蜂拥而至的新生不得不临时增加教室宿舍,甚至紧急招聘教师,而部分公办高职“无米下锅”。
 一位民校的副院长解释,民校的宣传也有“警戒线”,即宣传总经费控制在当年学校纯收入的40%以下是比较安全的。一旦超过这个上限,民校的运转就会陷入举步维艰的地步,部分民校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而被淘汰出局。不惜“暗箱操作”
 每到招生季节,绝大多数民办学校的校长都要为增加招生计划“四处活动”,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民校不愿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然而招生名额总是远达不到民校的胃口,一些学校就无奈地进行一些“暗箱操作”。
 从民校录取报名开始,记者不断接到考生及家长的电话。一位学生家长反映,他的儿子今年被一所民办高校录取,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称,只要考生报名,就可享受与其他学生相同的待遇。结果等学生把钱交上,学校则通知他因为名额限制,儿子在第一年没有学籍,被学校安排到预科班学习,只能等明年参加考试后才有“正式身份”。即便是真如学校所说第二年能拿到计划,孩子也已经被耽误了一年。
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此进行操作的民办高校并非少数。一民校负责人坦诚地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民校恶性竞争的结果,饮鸩止渴只会让民校迎来更多的麻烦。”
 山东省教育厅分管社会力量办学的负责人认为,从今年的高职院校招生形势看,几乎所有民办学校都不惜重金重视宣传,这提升了民办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为招生打下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但不可避免的是,部分民办高校走入片面追求社会效应的误区。
 这位负责人表示,实际上,目前山东省民办教育发展参差不齐,教育教学质量还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无论软硬件还是教学环境,民校与一些普通的国办高职院校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相关链接  
  • 山东民办高校“负重”前行
  • 山西高校注重新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
  • 高校重拾“早读课”新校规催生好学风
  • 大学预科项目落地澳留学四大变化详解
  • 赴德国留学:临行做好四项准备
  • 赴韩留学的申请方式、签证程序及费用
  • 赴加拿大攻读硕士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 申请法国大学如何避免被降级录取
  • 中国与剑桥大学设立联合奖学金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