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市教委了解到,为解决现今中小学生普遍缺乏运动和体质下降等问题,天津市将在全国首先开展“处方式”体育教育,即针对学生身体状况的个体差异,以适应学生本人身体素质的、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取代以前统一的锻炼标准模式,使学生体质的改善更有实效。
据了解,“运动处方”是按照学生健康、心肺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有计划地经常性锻炼,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今后,本市中小学将在天津体育学院、天津体育科研所专家教授的研究指导下,逐步将“运动处方”运用于体育教学中。“运动处方”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有个性,对肢残学生等弱势群体也予以了充分的关注,可以让孩子真正享受到锻炼的快乐。
本市实施“处方式”体育教学,大致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按照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进行形态和机能测试,筛选出超重、瘦小、综合指标不合格等类型;再由体育专家有针对性地开出处方,然后全程监控和问卷反馈,最后评价总结。一个处方周期为8-12周。目前本市河西、南开、塘沽等六个区的近20所学校已经开始了“运动处方”的试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