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网报道】扬子晚报据竞报报道魏于全,这个迄今为止最年轻的四川籍中科院院士如今陷入了巨大的学术道德争议中。
本周,揭假者司履生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是在北京开会评审他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时看到了他的研究,当时我就认为魏院士的研究结果是不可信的。”“我后来查看了他2001年发表在《中华肿瘤》杂志上的论文,发现魏于全在实验设计中存在严重
而低级的硬伤”。
“鉴于魏于全能够在2003年当选中科院院士,主要由于他发表在国内外科学刊物上的两篇论文,如果司履生教授对这两篇论文的质疑成立,中科院应该严肃处理,取消魏于全的院士称号。”知名科学打假人士方舟子日前表示。
“科学试验竟无对照组”
“就在魏于全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评审过程中,我发现他(魏于全)的研究有很大问题。”司履生日前对记者说。
司履生解释,“我发现,魏于全在实验中竟然没有设立不用任何治疗的对照组。”“要知道,一项科学实验如果没有这样的对照组,那么这项实验的所有结果都是不能成立的。实验出现这样严重而低级的硬伤,论文竟然也能够发表,我对这样的学术造假实在感到义愤填膺。”
司履生在写给中科院院部的公开信中,一共列举了7项质疑理由,涵盖了魏于全发表在《中华肿瘤》杂志上的论文所依据实验的众多细节。司履生认为,“这是一篇十分拙劣的假科学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