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等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暑期学生更迷“网婚” 情感“过家家”家长担忧
来源:中新网     2005-8-17 11:08:00
 

    8月16日下午3时,新郎“柏拉图的永恒”和新娘“愿一生痴恋你”准时出现在“一心一意”厅的喜筵上。道道大菜端上,有人放鞭炮,有人送礼金,还时不时有祝福的话语呈上。一切似乎与普通婚宴无异,不过这都是虚拟的——所有参与者只是同时登陆网站,动动鼠标键盘,完成上述程序。

  建立在网络上的虚拟婚姻“网婚”如今正成为一种新游戏,在青年人中流行。

  27岁的未婚女性小吴就刚刚把网络身份改成“已婚”。“七夕”中式情人节之前,小吴常去的那家网络社区发出了“让我们结婚吧”的号召,邀请网友参加网站举办的七夕集体婚礼,并为新人特备了新婚礼品。此时,经常在网上聊天的网友发出了“凑个热闹跟我结婚吧”的邀请,小吴便积极响应了。“反正没什么坏处,不高兴就离了,好玩呗。”小吴对“网婚”是轻描淡写的态度。在小吴“结婚”的那家网站,每天都有无数人在求婚、结婚或离婚。“网婚”的程序非常简单,在各家开设“网婚”的网站里,只需要随便注册一个身份,你就可以进入一个虚拟社区,拥有一套住房,可以养花、做饭、工作。

  而在这个“虚拟城市”里,市政府、百货店、律师事务所等等也应有尽有,包括婚姻登记处。在BBS或者聊天室认识的网友,“情投意合”了就可以申请“登记结婚”,经过简单的确认程序即可结婚。婚后夫妻双方共同生活在一套房子里,可以装修房子,修整花园,饲养宠物,甚至可以申请“生儿育女”。如果不想维持婚姻关系了,同样,只需点点鼠标,申请离婚即可。“网婚最初出现在一些游戏中,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而设置的。”供职于一家网站的编辑李涛介绍说,“后来因为“网婚”颇受欢迎,所以就有网站特别开设了这样的‘二人世界’,不用打游戏,纯粹在网上过家家。”据悉,目前开设“网络婚姻”的网站有几十家,随着游戏的日益流行,“网络同居”、“网络家园”等类似的网站也在不断地增加。

  每天花大量时间上网聊天,过恩爱夫妻生活,“网婚”对现实婚姻的影响引发了网友们持续不断的争议。赞同者认为游戏不过是虚拟的情感交流方式,在生活压力巨大的当下,未尝不是个发泄的好出口。反对者则举例因“沉迷”网婚而影响现实婚姻的多个案例,认为“网婚”一旦满足了情感诉求,发展下去就可能危害现实婚姻。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两性问题专家孙中兴表示,单从游戏角度看,“网婚”只是一个工具,并不会引发社会问题。“参加网婚的大部分是未婚者,“网婚”游戏为他们提供了结识新人的机会。如果是现实婚姻有问题的已婚者,即便不沉迷网婚游戏,也会找到其他逃避的途径。”

  小吴也表示,她虽然“网婚”了,但绝不会跟网上丈夫在网下见面。“网络更多的时候,只是一个打发寂寞,找个寄托的空间。大部分人不会选择与网友见面,没必要破坏自己美好的想像。”

  孙中兴教授担忧的却是网婚游戏者的低龄化问题。

  没有确切的数据显示,到底有多少青年网民参加了“网婚”游戏,但两个数据可以反映这个游戏在青年人中的风行程度。2004年,有媒体调查数据称,国内参加“网婚”的网民约有10万人左右。而2005年,上海一家公司推出的“爱情公寓”创办仅一个月左右,目前的入住用户已达到10万人左右。其中住户以20岁至25岁的女性居多,最小的16岁。

  今年暑期,部分大中学生沉迷“网婚”游戏,引起了家长和专家的担忧。

  17岁的小曲自从迷上网络同居后,每天就泡在了网络上。“网络女友”搭理他了,小曲就眉开眼笑;“女友”哪天跟别人热乎了,小曲一整天都阴沉着脸。更令小曲母亲担忧的是,自从迷上游戏后,小曲跟家人交流的时间明显减少,下了网对父母就是爱理不理的样子。

  “升学、就业压力使部分青少年心理负荷过重,他们渴望逃避现实生活,并通过“网络同居”来找到心灵伴侣,释放情感,放松自己。”共青团上海市委研究室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寻求释放压力的空间,是青少年热衷于“网络婚姻”的主要原因。

  此外,当今独生子女人际交往能力弱,责任感淡薄,也是“网络婚姻”在青少年中流行的另一原因。小曲喜欢“网络同居”,就因为他觉得这样的交友方式太简单了。小曲在资料上把自己描绘成一个“高175厘米、重60公斤”的帅哥,因为他特地查看了一下“左邻右舍”,发现个个都是人高马大的帅哥或者美丽婀娜的美女。小曲当然不能告诉别人,他其实是个“高165厘米、重65公斤”的普通男生。

  孙中兴把“网络婚姻”归为“青少年不宜”。“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们,对感情对真伪的分辨能力都比较弱,很容易被某些居心不良的人所欺骗。此外,青少年也容易将虚拟网络的情况误认为是现实,一旦走入现实生活,他们就会因为巨大落差产生失望等不良情绪,并产生伤害。这点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引导。”

■相关链接  
  • 湖北名校招生突出地方化 大半学生进本地学校
  • 湖北提前批体艺及部分第四批高职高专征集志愿
  • 荷兰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
  • 暑期学生更迷“网婚” 情感“过家家”家长担忧
  • 高分复读为圆来年理想大学梦
  • 重庆公共管理学院与北大合作招收MPA
  • 企业培训师认证吸引高管人才
  • 浙江2005年高考录取率为71.4%
  • 专家解析2005年高考招生录取有关原则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