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等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贵州民族学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来源:新华网     2005-12-15 11:58:00
 

    贵州民族学院历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不断加强阵地建设,逐步形成了五个阵地。

    "两课"主阵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两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贵州民族学院把"两课"列为重点建设课程,学校成立了"两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关于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工作,明确要求"两课"教学要发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就"两课"的开课计划、教师配备、教学要求、科研、教学纪律、经费及物质保证均做了明确的规定,并得到了贯彻落实。在开课计划中,明确要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同时,贵州民族学院还创造性地开通了"两课"教学网,借助网络的便捷性和学生易接受的特点,以多媒体教学形式,不断地创新"两课"教学。在抓好"两课"主阵地的同时,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中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文化培育大学生。定期开设"形势与政策课",设置了这一课程的教研室、定期编写相关教材。在其他的课程教学中,明确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与此同时,在全校开展"精彩一课"评选活动。通过主抓"两课"、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的阵地作用,使大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阵地。以"两校一中心一组一馆两会"为主,即党校、团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马列主义学习小组、德育工作陈列馆、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两校"进一步完善校务委员会、由两位党委副书记分别担任党校、团校的校长。"两校"均结合民族院校大学生实际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党校已办29期,培训学员11000多人,团校总共进行了26期培训,培训学员9000多人。我校各院系都成立有马列主义学习小组,配备了兼职指导教师,参加的学生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70%以上。在思想教育活动中,注重把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警民共建、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结合起来,学校还要求青年学生特别是党员和团员学生不仅自己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要争做小教员,帮助身边的同学。几年来,结合"五·四"、"七·一"、"十·一"、"一二·九"等重大纪念日,开展以"祖国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组织青年学生到息烽集中营旧址、遵义会议会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另外,通过主题活动、征文比赛、图片展览等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有针对性的组织以"树新风、讲文明、爱校园"为主题的报告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各种活动。贵州民族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每年都要召开年会,鼓励研究,同时采取征文等形式,集思广益,形成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已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民族高等教育研究》等论文集。

    文化阵地。文化阵地以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电影院为主体。贵州民族学院切实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制定了校训:"自强不息,全面发展";设计校标;对校园景点进行命名;对校园道路以贵州省9个地州市行政公署、人民政府所在地地名及11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县名命名,以利于地方特别是民族地区对该校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体现一个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在社团建设上,根据民族院校的特点,坚持"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把大学生社团组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加强学生社团的内涵建设,努力把学生社团组织建设成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家园,营造青年学生全面发展良好的成才环境。贵州民族学院学生社团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从原来的12个学生社团增长到现在的28个,社团成员覆盖全校总人数的60%以上。

    由于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民院毕业生受到社会的青睐。至2004年12月31日,民院2004届毕业生各专业的年终平均就业率为88.68%,在全省本科院校中排名第四,2004年,有26名毕业生主动邀请到西藏就业。

    舆论阵地。以学报、校报、校广播台、"大学生网站"、宣传橱窗、百米板报长廊、阅报栏为主体,构成了贵州民族学院校园舆论阵地。宣传两个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反映新时期思想政治素质的新事物,新典型,同时揭露和批评不良行为。

    如在"法制教育"方面,校报开辟有"法制园地"、广播台设有"校园法律之声"专题节目,"大学生网站"上专设有普法教育相关栏目。各校园媒体针对大学生的实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相应的版块、栏目,如"大学生网站"设有"党团建设"、"理论与实践"、"思想者"等栏目,广播台每天中午的"午间新闻"十几年如一日,成为了校园广播台的一档品牌节目,"校园法律之声"开播十多年来,从未间断。"校园聚焦"针对发生在校园内的、大学生关注的事件,记者深入采访调查,多层次多侧面去分析和报道,如"大学生校外租房问题"、"大学生消费现状"等节目,在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在新形势下,贵州民族学院还从方法上创新,与时俱进,建立健全校园网,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成立了以校领导任组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网络领导小组,各院(系)也成立了以部门党政领导任组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网络领导小组。学校于2002年11月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大学生网站",自开通以来,由于对网站建设的不断创新和实践,网站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及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关注,已经成为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点击率达80多万人次。

    社会实践阵地。大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教学实习、普法教育基地、新生军事训练、学生进行的社会调查等,成为了该校一块内容丰富、形式独特的社会实践阵地。

    贵州民族学院成立了校地合作共建领导小组,目前已在全省各地建立了10多个固定社会实践基地。近年来,从3000多名报名学生中先后选出900余名队员,组成35支服务队伍先后赴省内雷山、长顺、镇宁、龙里、白云、清镇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原文化传播系等团总支在三都县水龙乡、花溪区石板村、安顺飞机制造厂等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设立了社会实践、实习基地。法学院组织毕业班学生到政法部门实习,先后与修文县法院、清镇市法院,白云区法院、云岩区法院等六家法院共建"司法实习基地"等。学校与羊艾监狱共建普法教育基地。

    利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农村干部、农民、学生开设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作、音乐、舞蹈、美术、计算机、扫盲、普通话推广等培训班,近几年来累计3600课时,培训学员万余名;利用广播,黑板报、标语发放书籍资料等形式进行党的政策、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宣传;赠送书籍1430册,发放相关资料6000余份;设立法律咨询点20个,累计咨询人数1420人次,法律宣讲120次;演出200余场,资助贫困学生200人,收到各种论文、调查报告、心得体会近600余篇。2004年学校被评为"全国百支农村政策宣讲优秀服务团",同时第八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贵州民族学院依托这些阵地,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并注意抓住事关学校大事以及和学生利益相关的重要问题,广泛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学生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辐射到全校,延伸到八小时之外,使广大师生员工置身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浓厚氛围之中,从而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有利于高素质的民族人才的培养。(完)

 

■相关链接  
  • 贵州民族学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东华大学开办美术考前班
  • 迪斯尼:小熊维尼“转型”迎接80岁生日出新招
  • 瑞典研究显示:喝茶可减少患卵巢癌的危险
  • 美洲黑人“家庭学校”增长 道德培养不示弱
  • 拉科鲁尼亚主教练卡帕罗斯将会续约至2008年
  • 生活科学:“14天计划”可帮人们改善记忆力
  • 英超:曼联队主教练弗格森怒斥媒体太可恨
  • 东营市实验幼儿园构建安全、健康课程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