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高考状元的艰难抉择
|
来源:常德农经网 2007-6-20 10:17:00 |
|
人物档案:龚安,1995年毕业于常德市二中,现就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某研究所。
标签:寒门学子
高考语录:清华大学离我近在咫尺,就这样放弃,真是心有不甘。
转眼间,我的高考已过去12年。回想起当年高考的情形以及高中的学习生活,我总的感觉可以用“平静的经历”、“艰难的选择”来形容。
从小学到初中,我的学习成绩都是年级的前几名。我父母都是常德德山玻璃厂的工人,我初中毕业时,工厂效益一年不如一年,据说已经年年亏损。由于工厂效益不好,工人工资就一直没有涨过。我父母两人每月工资才200多元,要负担一家4口人的生活,还要供我和弟弟两人上学。也正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我参加中考前,我父亲要求我报考中专。而我当时就读的常德市二中初中的老师认为我这么好的成绩去上中专而失去上大学的机会,实在是可惜,就做我和我父亲的工作,想让我继续上高中。现在,我也不能完全回忆起我当时都有哪些想法,只是记得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从内心深处来说,我还是想上高中上大学,但是想到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上中专能早日就业,减轻家庭负担,而继续上高中上大学还要花费家里很多钱……我真是没法做出选择。好在当时,我父母身体还行,我母亲支持我上高中,于是,我最终还是没有参加中专考试,而是参加了中考。
中考成绩出来了,我的成绩在全市排前几名。我又面临选择,是上省重点中学常德市一中,还是上当时还是普通中学的常德市二中?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我选择了离家近的常德市二中。我记得,当时高一的学杂费是每学期80多元,为了凑学费,暑假时,我和弟弟为当时的塑料七厂洗塑料包装袋,就是一种大约60×80厘米大小的透明塑料袋。每天早上挑着一担塑料袋去沅水河边,顶着7、8月份火辣的太阳,洗到中午,洗干净回来再晾干,下午再挑一担洗干净。我记得洗一个袋子能挣1分钱,一个暑假下来,我和弟弟一共挣了100多块钱,刚好交了我俩的学费。
高中的学习生活,我始终觉得比较平静。学校抓得比较紧,可能是我初中的基础较好吧,我觉得学习也比较轻松,老师上课讲解的知识,我当时就能理解吸收。当时,为了准备高考,高中前两年,老师就把高中的课程上完了,高三一年主要是复习迎考。当时,高考文理分科,学校也分文科班和理科班,我在理科班。我记得每月学校都要搞一次月考,还实行早晚自习的制度。回忆当时情形,我感觉我那时的心态真好,只是想怎样把书本和课堂上的一个个知识点弄懂、理解透彻,从来也没有想过高考考不好会如何如何。而且,复习起来也比较轻松,就是到了离高考最后3个月时,每天学习最晚也就到12点多。每次月考,成绩总是排在理科前一、二名。
高中三年,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一年暑假,在常德市城区蹬三轮。我外婆住在常德市城区东门,外婆在家里开了一间小日用杂货店。外婆家有一辆三轮自行车,平常用来从北站等批发市场批点货,一年暑假,我就住在外婆家,白天我就和舅舅蹬着三轮去批货,不批货的时候,舅舅就带着我和弟弟去豆奶厂为别人送豆奶。晚上,我就在三轮车上放一块木板,上街去蹬三轮送人。每天晚上从6点多干到10点多,一晚上也能挣十多块钱。有一天晚上,大约9点多,我又拉上一位乘客,从东门往西门方向走,经过桃林宾馆附近时,被城管工作人员给拦住了,说我是“非法载客营运”,把我的三轮车给没收了。当时我还小,还真不知道这叫“非法载客营运”。我只好走回外婆家,把情况跟外婆和舅舅说明。我舅舅又托人说了说情,最后花了200块钱才把三轮车给“赎”回来。回家算了算账,蹬了半个月三轮车,挣了100多块钱,全给交罚款了。后来,听说城管抓得越来越严,也就没有再去蹬三轮。现在想起来,觉得这也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难忘经历。
虽然高考在流火七月的7、8、9三天进行,但我高考那一年却因为下了几场雨,并不特别热。我是在常德市一中考点参加高考的。由于考点离家太远,学校组织我们在离一中不远的下南门常德宾馆包房住了3天。当时,有的同学很紧张,我却丝毫没有紧张的感觉。可能是高考复习比较好吧,考试时,我感觉考试的试题都在我预料之中,因此答起题来也很有信心。
考完,大概过了一两周,学校通知去估分填报高考志愿。根据我的记忆对照答案及评分标准,我估了620多分。这样的高考分数,当然是很容易填报高考志愿,但是对我却是一种“艰难的选择”。因为,当时我家里的经济状况已经很不好,说得严重一点,是到了“崩溃的边缘”。我父母所在的德山玻璃厂已经破产,父母已经失业,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并且我母亲又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和糖尿病,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而且每月看病吃药还需要不少钱。当时,高校的学费也开始“并轨”,如果上清华大学,每年光学费就得交1200元,还不包括食宿费,我真想象不出来,家里怎样才能支持我上完5年的大学?
摆在我面前的另外一个选择是选择军校,这样可以不用家里负担我上学期间的所有费用。但是,清华大学是多少学生梦寐以求的学校,我离它近在咫尺,就这样放弃,真是心有不甘。我当时觉得现实生活真是太“残酷”了。二中的校领导和高中班主任周泽平老师几次上我家,做我和我父母的工作,让我填报清华大学,不要报军校。可是,我父亲坚决要求我报军校,我母亲因为自己一身病痛,也没有像初中毕业时那样支持我报清华。而我自己,一个十多岁未出过远门的“孩子”,又怎能预知以后的事情,又怎能不顾家庭的困难去选择自己心仪的学校呢?最后,我还是含泪报了军校——国防科技大学。
大约是7月底,我的高考成绩出来了,643分,名列常德市高考理科第一名。二中的老师说,这样的高分上清华的好专业都没问题。学校也说,要是现在改志愿还来得及。但是,我考虑到家庭的困难,还是没有更改我的志愿。现在,我在总装备部的一家研究所任工程师。想想当年如果选择了清华大学,我的生活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一个轨道。不管怎样,有一点却是我一生的财富,那就是要专心做好每一件事、要充满信心地迎接生活。这就是我的高考故事。
1995年高考备忘录
招生政策:省属院校开始招生“并轨”;取消联合办学招生计划形式。
高考数字:湖南省统考人数143768人,录取人数47826人,录取率33.72%,常德市录取人数4522人;
作文题:①一段对话;②一篇评论(素材为诗歌《鸟的对话》)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