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 王亦雯
我曾经被分在慢班
记得上初中二年级第二学期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在班会上告诉大家,为了便于因材施教和形成竞争机制,学校将根据这个学期末的综合考试成绩,将全年级的三个班分成两个快班和一个慢班。以后,每过半学期,将根据期中(期末)综合考试成绩进行调整,慢班学生可以进入快班,快班学生也有可能进入慢班。
这个消息好像热油锅里溅入了水珠,让大家议论纷纷,情绪各异。成绩好的同学有些兴奋,成绩中等的同学比较紧张,成绩差的同学特别害怕。班主任引导大家,要把这次分班,当作一次机遇与挑战,努力搞好自己的成绩。结果,在进入快班动力的驱使下,大多数同学比以前更加刻苦,全班成绩大幅上升,特别是许多平时成绩较差的同学提高很快。但也有个别同学感到进入快班无望而自暴自弃,落后越来越远。
上初三时,我被分入了慢班。我怀着不甘的心情拼命努力,期中考试后,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快班。以后一直在快班,直到考入重点高中。
从亲身经历看,被分入慢班让我产生了想要进步的强烈愿望,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我更加努力地学习,但就怕有的同学不这样想,而是自暴自弃。新义务教育法实施后,不允许再分快慢班了,这对教育工作者是个考验,学校也需要以创新思维来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云南省个旧市 唐承淼
学校要一视同仁
我们学校快班的教师都是市、区级优秀教师,慢班的教师则都是刚毕业、没有什么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这是什么安排?难道快班学生的资质就都比慢班好吗?我们同样都是来接受学校教育的,为什么收的学费一样多,所受待遇却不一样?既是育人之地,就要一视同仁!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 邓晓冁
老师观点
快慢班苦了谁
分快慢班苦了谁?学生们最有发言权,因为分快慢班的确让很多学生苦不堪言。快班的少数学生,肩负着为学校“创优”的担子,背负着家长的殷切希望,压力可想而知。而慢班的大部分学生会觉得受到歧视,容易自暴自弃。而所谓的“快班轮进制”更是让一些处于快慢班夹缝里的学生拼得废寝忘食,挤得“头破血流”。所以,绝大多数孩子都成了受害者。
快慢班也苦了家长,慢班的学生家长脸上无光,他们不禁要问:“大家的小孩都交了同样的学费,为什么接受到的教育不一样呢?”那快班的学生家长应该满意了吧,但一些学生家长也会担心自己的孩子骄傲自满,担心孩子们的心理压力过重。
快慢班还苦了教师,带快班的老师每天起早贪黑,工作严重超负荷。因为家长的期望值高,老师的压力也大。更重要的是,分快慢班会对老师造成不公,学校一般都安排骨干教师、年级主任给快班上课,从而导致一些带慢班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缺乏对教学的激情,生源不同,教学质量没法比较,慢班教师在评职称时也会受影响。
快慢班同样苦了学校,学校每逢分班之际,可谓是大费脑筋。要出台一套让大家都满意的切实可行的分班办法实在不是易事,既要以学生为主体不能因快慢班安排不当而误人子弟,又要考虑让少数为学校做出“特殊贡献”的家长心想事成,还要兼顾每位教师都有一个能施展拳脚的讲台。
9月1日起施行的新义务教育法明文规定: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这真是大快人心,快慢班早该停了!
重庆师范大学 刘立
快慢班不可取
我们学校也开设过快慢班。我担任了慢班的班主任,一年的工作把我忙得焦头烂额。自从分班后,原来不错的学生逐渐不听话,原本学习还有潜力的学生,也突然间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整个班的精神状态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混乱和低落,虽然我几经努力,还是没能把学生的士气鼓起来,最后的成绩也很不理想。(下转60页)(上接59页)值得庆幸的是,从那以后学校再也没有分过快慢班。
现在回想起来,分快慢班绝对不是一个成功的教育方式,特别是它违背教育的公平原则。而且,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也是违背规律的。当我们人为地把学生分成快慢班时,无形中从心理上对学生有一个暗示:你是一个好学生;他是一个笨学生。在这种心理暗示的作用下,快班的学生也许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而慢班的学生就可能越来越落后。最后造成两极分化。所以,我认为,分快慢班的方法,对快班学生的发展也许有利,但对慢班的学生十分有害,可能影响孩子们的一生。因此,分快慢班的做法不可取。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杨官林镇第二中学 郝锦龙
不得已而为之的快慢班
中小学校分快慢班,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是不得已而为之。从理论到实践,一再证明分快慢班弊大于利,严重影响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一再强调不准分快慢班或变相分快慢班。然而事实却是,快慢班现象屡禁不止。
笔者在一所农村中学工作,我们学校办加强班主要是为了迎合学生家长的要求,为的是能留住生源。这几年,农村学生的家长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了,对孩子的学习盯得也紧了。很多人还把目光投向城里:城里学校师资配备好,节假日可以补课,有“火箭班”、“实验班”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我校也开始分快慢班了。你如果不分班、不加课,有些家长就可能把孩子转到城里去,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留不住了。学生、家长、学校在这个过程中都是很无奈的。
希望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可以改变这种恶性循环,让教育真正走向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