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生按学习成绩分成快慢班,是近年来教育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做法。自9月1日起,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实施。法律规定: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新义务教育法明确叫停了分快慢班的做法。对此,很多学生、老师、家长都有话要说。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里话。
学生论坛
教育歧视当休矣
我曾从所谓的快班一路走来,现在上了大学,依然进了所谓的“实验班”,而且冠以“国家”二字,享受优质资源的同时,我没有看见有什么奇迹在我们身上发生。想当年在高中的时候,高一上的是重点班,学习气氛虽然很好,但是空气永远是压抑的,同学之间由于严酷的竞争变得冷漠,远不及普通班的轻松活跃,厚厚的眼镜和厚厚的参考书是生活的常态。笔者终于在高二分科时盼来了灿烂的曙光,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文科平行班,然后一路欢歌笑语地读完了高二、高三,却不曾想到了大学又鬼使神差地考上实验班,且全班只我一个人是文科生,学着理科数学,有苦难言。在我看来,教育歧视不仅助长了不良社会风气,如行贿受贿等,也引起了诸多学生的心理危机和家长的攀比心理,甚至有些学校借机大发横财,实在令人不齿。学校中存在众多的教育歧视现象,如教师歧视“差生”,“优等生”歧视“差生”,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歧视条件差的学生等等,这些问题在学校分快班慢班的背景下愈加凸显。
“教育歧视”现象的产生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根本原因是应试教育的管理体制。在应试教育的管理体制下,老师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上。解决教育歧视问题刻不容缓。
中国人民大学 徐爽
改变应试教育是治本之策
我是一名刚刚初中毕业的学生,我所就读的中学管理不是很严格,属于普通中学。初三总复习时,我们年级分了快慢班。开始时,我也怕分到慢班,就和同学们一样加紧学习,不再像以前那样放松,后来如愿以偿被分到快班。
分到快班感觉很不一样。分班前,我班许多不学习的同学上课总是捣乱,老师没法管,课都上不好,一些想学习的同学都没办法安心学习。不爱学习的同学又迫于老师和家长的压力,硬着头皮像“听天书”一样听课。这样,不同基础的学生都无法受到适合自己水平的教育。后来,学校决定分班,这给了许多和我一样的同学一个警示,迫使我们努力学习。分班后,在快班,老师不仅加大作业量,课堂容量也增大了,而且通常只讲难题,不像以前那样面面俱到地讲所有题目了,但是课堂纪律却很好,没有一个人捣乱。这样,同学们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所学所练也是适合自己的拔高题,分数提高很快。慢班相对轻松,作业少,老师所讲所练,多为基础题。基础分抓牢了,成绩自然也不差。
新义务教育法实施后,学校再分快慢班就违法了。然而,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有些学校分快慢班也实在是无奈之举。因此,我认为快慢班只是问题的表象,治本之策还是要从改变应试教育入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黄晓玉
害人的快慢班
我是一个初三的学生,我们学校也分快慢班,而我就是快班的学生。可是,我并不觉得分快慢班是一件好事。有的同学因为几分之差与快班失之交臂,就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否定自我,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产生思想障碍,导致成绩一落千丈,心态也变得不健康。我的一个好朋友就是这种情况。自从以2分之差被分到慢班后,她变得沉默寡言,原来我们是最好的朋友,但分班后她却一直躲着我,路上见面都不打招呼。听说在他们班,她也总是自己带着耳机坐在角落里,画着奇怪的图画,谁也不理,仅仅一年,成绩就已经掉到慢班中下等水平了。老师、家长都非常头疼,但是却没有办法。虽然她的心理素质不够好,一个快慢班就对她产生了这么大影响,可是,如果不分快慢班呢?她也许就不会这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