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官员指,现实主义题材缺席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瓶颈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6-4-17 8:59:00
 
    中新社北京四月十六日电(记者应妮)正在此间举行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中国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指,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创作问题,尤其是现实主义题材的缺席,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瓶颈。

  张宏森归纳了国产电影在创作方面的三大问题:类型过于单调、整体质量不高、创作中空泛的想象力以及技术主义的风行。

  他指,二00五年中国国产电影产量空前地达到二百六十部之巨,而这其中相当一部分在艺术上粗糙低劣。“尽管对农村题材电影的创作,政府一直在呼吁并有政策补贴,但现在的农村电影基本不能超越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所达到的高度;现在的儿童片创作,甚至难以超越六十年代的《小兵张嘎》和七十年代的《闪闪的红星》”,这位分管中国电影创作的官员痛心疾首不已。

  张宏森进而指,在中国电影的创作中现实主义创作严重缺席。“事实上,现实题材的片子很多,但普遍缺乏现实主义的情怀和精神;中年以上导演,或者沉浸在对既往形成经验和道路的总结上,或者完全走上游戏化休闲化娱乐化状态;青年导演则普遍在描述自己成长经验,而忽略他成人之后所置身的这个时代”,他认为,目前中国电影人整体保持了一种向后看的姿态,反而面对当下“失语”。

  “你要写文革,这没什么不可以,但是你写什么呢?我看到大量作品无非是在大披露和大虐待中加上同性恋,仅仅停留在伤痕文学的现代描述,看不到对历史的反思。”他也透露电影局大量叫停了一批这样的片子,如一个大学生到山村执教和村民发生的事情,村支书或复员军人带领村民致富等题材。“这也在写当代中国,但对当代中国的一些基本状态的描述和试图进行的本质揭示非常肤浅”。

  张宏森表示,现实主义将成为中国电影创作中的一个中坚力量,也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力量,因为这符合中国观众的传统观赏习惯。(完)

■相关链接  
  • 川大回应"院士造假"事件 造假指控缺乏事实依据
  • 雅思启动全球搜索引擎可免费查成绩
  • 南京规定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取消当年职称申报资格
  • 重庆交通学院等两所高校正式更名
  • 北京生源“好”在何处?
  •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仅靠改革招生是不够的
  • 现职高官出任教职有违行政伦理
  • 北京市属市管高校公布今年在京招生计划
  • 后四六级时代用人单位的选择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