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仅靠改革招生是不够的
来源:红网     2006-4-17 9:05:00
 
    武大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经南先生面对博士生整体培养质量不高的状况提出,博士生招生制度需要改革,最好取消考试。如何改革呢,他设想:报考博士者提出博士期间研究方向的报告,提交教授委员会评估,其学术基础和研究能力得到认可后即可进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学校组织入学资格考试,若两次无法通过则退学;通过者开展学术研究,准备开题报告和论文写作,答辩合格者即可授予博士学位。(见2006年4月15日《武汉晨报》)

  很明显,刘院士的改革设想是在博士生的招生制度上。之所以在招生制度上进行改革,是因为他以为现在笔试加面试的招生制度很难招进优秀生源,导致博士生培养“先天不足”。尽管刘院士的观点设想很独到,但是以为现在博士生质量下降是源于现在招生制度不合理的看法是很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

  现在博士生招生的办法是笔试加面试,这是我国传统的招生办法。这个传统的办法其最大的弊端就是突出书本知识,缺乏能力的考察,能够考取的往往是对书本知识背得乱熟的人。显然,这种招生制度很不适用培养具有开拓、创新人才的博士生的招生。刘院士的改革设想毫无疑问是对这个传统招生办法的颠覆,注重的是素质和能力的考察。它可以将优秀的学生吸纳到博士生的培养中来,给高质量的博士生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问题是,在现在博士生培养的模式下,即使博士生培养的生源非常优秀,也难保博士生整体培养质量的提高。

  客观地说,现在博士生整体培养质量不高,固然在于招生制度的不合理,但这不是根本的原因。根本的原因是当下培养博士生培养模式的不合理。博士生的培养是研究性、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博士生培养必须与科学研究完美地结合起来,成为科学研究与博士生教育“一体化”,也就是博士生必须在研究中去学习、去培养。而我们现在的博士生教育刚好缺乏与研究的完美结合。研究离不开研究经费。可是由于研究经费的来源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国家拨款,为什么不积极地、大量地吸引企业、民间的经费),因此大学的研究经费相对而言是比较短缺的。在研究经费不宽裕的现实条件下,导师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就比较困难了。何况,现在课题的确立和分配依然是按论资排辈的原则进行“计划”的(为什么不实行招投标),这不但降低了研究水平和质量,而且使有限的经费没有充分发挥效益。现在导师以研究课题办公司从而让研究生进行研究,这不乏是个好办法,但是导师往往过于注重自己的经济效益,完全进入了老板的角色,忘记了导师的身份,把学生当成了廉价的“打工仔”。三年下来,博士生唯一的收获是打了三年不赚钱的工。

  为了提高博士生培养的整体质量,必须改革现行的招生制度。但不能仅仅是招生制度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对现行培养模式的改革。若不然,即使招生制度完美无缺,也难以改变我国博士生整体质量下滑的现状。

 

■相关链接  
  • 现职高官出任教职有违行政伦理
  • 北京市属市管高校公布今年在京招生计划
  • 后四六级时代用人单位的选择
  • 上海高校面试招生调查:学生被雪藏考北大清华
  • 四六级何以让社会考生“恋恋不舍”
  • 人流广告发进高校尴尬了谁?
  • 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报名周末开始
  • 厦大艺术类单招切线划定
  • 不要一味挤普高欲读中职早定位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