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狂欢“平安夜”,四川某地的一些中学生竟在街头展开激烈的“面粉大战”,相互抛撒面粉取乐。地面、汽车、商铺被撒满面粉,清洁工人不断清扫“战场”,垃圾桶里的面粉装了厚厚一层。被面粉撒得灰头土脸的中学生高兴地说,“太刺激了”。(2005年12月26日《华西都市报》)
像过圣诞这样的“洋节”,在内地流行逐渐成了一种时尚。年轻人以一定的方式欢
度自己喜欢的节日,本无可厚非。但是,在“面粉大战”的发生地,一面是至今还有10多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另一面却发生了面粉被一些无知学生当成过节取乐的道具。这种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到粮食被浪费可惜的同时,有一种难言的心痛。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对下一代在“节约教育”上的缺失,应当引起社会的反思。
节约是一种美德,更是体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社会的生活主体。我们的社会能不能保持节约做事的习惯,能不能发扬节约的传统美德,能不能真正建立起和谐发展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和处事原则。由此可见,着眼长远、创新形式,从孩子抓起,从小培养他们节约的良好习惯,这不仅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求,更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着眼点。
春节就要到了,请告诉身边的孩子们,在节日里撒欢是可以的,但千万不要干类似撒面粉这样的出格行为。首先,我们国家还不富裕,容不得奢侈浪费;其二,即使国家将来富裕了,也不能丢掉勤俭持家的传统。因为败家子的作风可以断送一个民族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