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本报有关复旦大学研究生“虐猫”报道引起多方关注,以此也引发了学生是否可以在校饲养宠物的讨论。记者昨天获悉,沪上大多数高校严禁学生寝室饲养宠物,然而事实上不少学生偷养宠物,“禁宠令”已是禁而难止。
校园内喂养流浪猫
在本市某高校学生寝室楼前,一到学生下课高峰期,就会出现10多只流浪猫,静候着学生喂食。多年来,这些出没在草丛绿化带、自行车棚、建筑物角落夹缝中的流浪猫,已习惯于学生的定时眷顾,猫咪的数量也从最初的几只发展到几十只。
这些流浪猫平时经常在学校宿舍楼、食堂周围转悠。由于宿舍内禁止养猫,喜欢小动物的学生便在这些固定地带给流浪猫喂些零食或吃剩的饭菜。久而久之,流浪猫在学校里形成了固定的生活圈,学生则将流浪猫当成“饲养”在寝室外的宠物。对此,校方大多没有明确规定。
寝室里暗养小宠物
兔子、小猫、金鱼……这些个头不大的小宠物常常能在大学宿舍的某个角落找到。在某高校社会系就读的小张告诉记者,在宿舍里养宠物并不是同学间的秘密,“只要早上上课外出时把它们藏好,被宿舍管理员发现就没办法继续养了。”
小张认为在集体宿舍饲养宠物没有什么不妥。学生一般会将小宠物关在笼子里或放在小盒子里,避免它们随处乱跑。每天也只需要给它们喂点饭食,做好清洁,不会给日常生活带来多少不便,“只是检查宿舍时要把它们藏在床底下或阳台角落里,还要定期给猫咪洗澡,这些会比较麻烦。”
校方观点
担心寝室卫生问题
“我们每天有老师进行查房,察看是否有学生饲养宠物。”同济大学宿舍管理服务中心的老师告诉记者,学校明令禁止学生在集体宿舍饲养宠物,一旦发现立即教育,并第一时间将宠物带离宿舍。
据这位老师介绍,禁养主要原因在于宠物可能携带病菌,在4人或者更多学生居住的狭小环境中饲养,卫生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而饲养宠物的大部分是上海本地学生。这些学生可能入校前家里就饲养宠物,和小动物亲近的习惯让他们很容易从马路流动摊贩处购得小鸡、兔子等,放在学校集体宿舍中饲养,“很多同学饲养宠物不是有意违反校规,在接受老师教育后基本都能自觉带离宿舍。”
专家分析
学生需要情感寄托
“学生饲养宠物可能基于多方面原因。远离家庭和熟悉的环境,人际关系的紧张等等问题,都可能让学生将感情寄托到宠物身上。”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林老师认为,大学生现在都过着集体住宿生活,相比过往父母相伴、朋友围绕的生活,可能会在感情上出现一段“空白期”。当情感无处寄托时,这些学生就可能转而选择宠物。
但是,当这些同学的人际关系或周遭压力相对减少时,宠物对他们的意义也就相应减弱,因此不排除有的同学一段时间后会产生腻烦心态,而将宠物抛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