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江西5.7级地震波及相邻的湖北阳新县时,该县浮屠镇中学发生踩踏事件,正在补课的47名学生受伤。受此影响,湖北黄石教育局日前下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今后一律不准周末补课、不准上晚自习,毕业年级也不例外。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不久前发生在山西沁源的那起造成21人死亡、17人受伤的特大交通事故。同样是在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发出“特急明电”,严禁组织学生在主要街道及交通主干道锻炼。
应该说,一起校园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针对事故原因发出类似“不许”的指令,充分显示了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此类事故的高度重视,也表明了希望类似事故不再重演的决心。
但是,笔者以为,用“不许周末补课”来防踩踏,用“不许公路跑操”来防货车冲进学生队伍,只是一种简单化的处理措施。原因很简单:这些“不许”建立在一件突发事件的基础上,光想着不能再出这样的事件了,却忽略了与此相配套的深层次原因。如果靠“不许”就能防止那些校园危机的出现,其最终结果就是“不许上学”,因为只有“不许上学”才能在理论上让学校真正避免出现突发事件,而这显然又是一个笑话。
笔者相信在上述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负责人的心理压力之大。为官一任,谁都不愿意在自己的职责范围里发生那些事故,于公与私,于情于理都让人很难接受。所以,笔者理解他们在这些事故发生后希望自己的“第一道金牌”能够在力度上、气势上表现出他们防止事故的良苦用心。但是,这种“零敲碎打”对真正化解校园危机到底有多大用处呢?这些“不许”对于其他学校到底有多强的可操作性呢?随着时间的流逝,苦于升学率的巨大压力的学校还会不会坚持“周末不许补课”?那些本来就没有操场或操场太小的学校仍旧把孩子“囚”在教室里吗?然后等待我们的会不会是又一个“不许周末补课”、“不许在楼顶跑操”的“紧急通知”似的恶性循环?
客观地讲,上述校园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而“周末补课”、“在公路上跑操”之类只不过是必然因素中的一部分。这些必然因素除了它们,还有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教育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这些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要远远比“周末补课”之类的严重。
就算不补课,不也有一声“鬼来了”造成学生严重踩踏事件发生吗?难道我们还要下一个“不许在楼道里喊‘鬼来了’”的“紧急通知”?所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学生中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的学生;提高全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不断改善校园安全设施才是避免这些“不许”重复出现的最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