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明确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学历越高,收入越高。
报告说,人们普遍认为,正规学校教育是增进个人技能和人力资本的若干重要因素之一,但不是惟一因素。父母、个人能力和朋友也能起到作用,但学校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 事实充分证明,个人的社会收入分配与其受教育的程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在学校受到的教育越多,有生之年的收入水平就越高。而这个收入指的不是人们在学校时的收入,也不是他们首次工作的收入,而是在其整个工作寿命之内的收入。
考试成绩的高低与收入水平相关。报告说,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用考试分数计量的人力资源质量直接关系到个人收入、生产能力和经济增长。美国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显示,人们凭借较高的标准考试成绩可以获得更丰厚的收入。研究发现,除了考虑学校教育质量、年龄和工作经验的差异以及有可能影响收入的其他因素外,考试成绩对收入有明显的影响。换句话说,对那些上完某年级后离校的人来说,优秀的学习成绩(指考试分数)与日后的收入差距密切相关,可以说也与个人的生产能力密切相关。
美国的三项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结论。他们对离校后加入劳动大军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结业时数学成绩每增加一个标准偏差数,日后工作的年收入就会增加12%。相比之下,在美国,每增加一年的在校就读时间,收入平均增幅估计会达到7%~10%。
教育年限的长短也与收入水平相关。报告说,学校教育质量的回报有一部分是通过持续就学产生的。无论是升级考试还是标准成绩测验分数都证明,在校学习较好的学生显然都倾向于升学或上大学。
报告总结,学校目前的教育质量对技能和收入的分配的任何重要影响都会在将来若干年后显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