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不必讳言义务教育“辍学率”
来源:新华社     2005-11-11 10:15:00
 
    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称,中国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93.6%。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8.95%,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达到98.1%。
  就在11月9日,新华网河北频道的一则报道称,河北威县作为一个“普九达标县”,某初中辍学率却近90%。但按照达标要求,其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率不应超过3%。报道说,更令人沉重的是,威县并不是一个特殊的典型,它不过是记者随意调查的一个县,也许比它的辍学情况严重、更触目惊心的县还有很多。
  让人痛心的是,如此高的失学率,并不是河北独有。2004年6月14日《中国青年报》曾报道,一份对6省14县17所农村初中的调查显示,农村初二学生辍学率超过40%。不少老师反映,“30%~40%的辍学率是下面公认的。”
  《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只公布了中国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93.6%这个权威数字,但没有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的数据,只提到了政府在“降低辍学率”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有利地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但从上述有限的报道看,一些地方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率之高是惊人的。义务教育如此严重的问题,没有进入《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这种严肃的政府文本的视野。
  当然,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全部由教育部负责,但统计并公开辍学率,则是教育部的责任。另外,根据记者的调查,现在很多地方的孩子辍学,不是因为贫困,而是因为厌学而辍学———这就更是教育部的责任了。国家为义务教育投入了那么多的教育经费,还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课本费、免杂费,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以保证他们能接受法定的义务教育,但我们的孩子却因厌学而失学,这说明一些地方的学校教育是多么缺乏创新,又多么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这个责任由谁负?当然由教育行政部门来负,因为稍懂教育规律的人都知道,这个责任只能从学校和老师身上找,而不能往学生身上推。
  如果把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率写入《中国全民国家教育报告》这样严肃的文本,意味着教育行政部门勇于承担责任,将有利于为教育行政部门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近几年,“问责制”已经成为追究公职官员责任的最基本、最常用的制度,几年来,多名省部级高官为承担工作责任或去职,或接受其他行政处分。这充分说明,“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仅仅是执政党的伦理规范,也正在越来越具体化为制度规范。我们常说“守土有责”,那么某些地方教育部门的领导人,应该对本地的高辍学率承担何种责任呢?教育部作为国家最高教育行政部门,至少有督察之责。
  也许,即使辍学率再高,也不会像火灾、疫情或矿难那样给公众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但是,它却能真正灼伤我们民族的未来。
  也许《中国全民国家教育报告》是为了向外界介绍中国教育的成就和现状,但这个报告同时也是面对全体国民的,因此,如果既讲成绩,也讲问题,则更能显示出对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信任和尊重。
■相关链接  
  • 不必讳言义务教育“辍学率”
  • 教育怪现象:8名学生的学校却有13名老师
  • 考研初试新名堂多
  • 俄罗斯的外国留学生普遍选择的专业
  • 公派/自费赴英国留学签证的申请程序
  • 05年中国学生申请国际商学院出现回暖
  • 签证官特别提醒:高中生赴美100%签证不可信
  • 北京高校毕业生逐年上升 毕业生“求职期”提前
  • 档案托管每月5元 毕业生就业中介服务费标准出台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