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土(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
下面先讲第一个问题。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第一价值,职业教育的发展使整个教育的第一价值得到提升。这个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做具体说明。
第一个方面,关注“人人”。我认为关注“人人”是以人为本的认识基点,马克思主义著作当中多处阐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问题,而且都强调每个人而不是部分人,更不是少数人。我们国家领导人,在讲到教育观和人才观的时候,也强调的人人。
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按照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对职业教育的定义,可以说如果不面向人人的,那就不能称其为职业教育。因为职业教育给人们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课程类型,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从而使整个教育事业关注人人也成为可能,单一类型的教育做不到这一点。
第二个以人为本,我认为体现在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基础。我们中国政府多次重申,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这是最基本的人权。众多的实践证明,职业教育与人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十分密切而且直接,这个我想用不着我再重复来说多少话。但是我们不能要求任何一级,任何一类的教育都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直接联系起来,需要通过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和共同努力,才能够从总体上满足人和社会的各种需求。所以就连最发达的国家也并不是仅仅通过普及高等教育来解决所有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下面我提供两个国家的数字,一个今年6月份得到的,另外一个是上个月刚刚得到的。
第一组数据是美国的数据,根据美国2002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每100名25岁以上的美国居民当中完成各级学业的分布情况。也就是说,在 100个居民当中,25岁以上,其中有80个人完成了高中学业,有20个人没能完成,在80个完成高中学业的人当中,有51个继续升入到两年制和四年制的高等教育当中学习,29个人没有升学,在51个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学习的人当中,只有30个人完成了学业,最后获得了副学士以上的学位。
第二个资料是上个月,在我们邢所长所里头听德国人报告的时候拿到这个资料,德国2002年18—19岁同龄人当中学历分布百分比,其中15%的人什么资格证书都没有拿到,有15%的人是在全日制的职业学校当中毕业,有49%的人是在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当中毕业的,另外有5%从双元制职业教育当中毕业以后,又升入大学。从完全中学直接升入大学的在18岁到19岁同龄人当中,只占16%,5%和16%加起来就21%,这是他们2002年的数字。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在这些国家,他们并不是通过普及高等教育来解决所有问题的。
第三点核心内容,就是关注心灵的净化和觉醒,刚才叶之红同志讲的那些内容当中可能有一点和这个问题是相通的。关注心灵的净化和觉醒是以人为本的核心目标,今天没有时间,否则我可以举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个人的觉醒,心灵的觉醒太重要了。因为我这几年也在参与办学,在学校里面刚才说到的那种根本不是自己想的来学,或者来了以后根本不想学这样的学生碰到不少。正如陶行之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有人认为职业教育是单纯的技能教育与谋生教育,与心灵的净化和觉醒没有关系,我认为这是莫大的误解,实践证明,忽视心灵觉醒,单纯技术、技能教育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这是我自己这几年在学校里头,参与一些教学改革实践当中一点体会。离开精神陶冶的艺徒培训不能称为真正的职业教育。
第二个问题,被扭曲的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是当前阻碍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与过去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规模是空前的,国家领导人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是空前的,国家财力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是空前的。所以我很羡慕现任的司长和我当年当司长的时候大不一样,现在的司长确实口袋里面不少钱,可以说在职教系统这两年是喜讯连连,但是我认为是喜讯,不过我并不像有些人那么高兴,我总觉得,需要解决的问题实在还太多。要形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格局,我认为还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影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尤其是一个师资,一个是经费,但是当前我个人认为,阻碍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被扭曲了的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师资问题和经费问题也不可能很好的解决。
我国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被扭曲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我认为教育的选拔功能被过分地扩大了,并且往往只以一种标准,一张考卷,分数唯一,来衡量所有的人,从而使教育过程演化成为应试能力的竞争,并且主导着我们相当部分的教育活动,制造了大批学业失败者。在应试教育的环境当中,人的多样性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被忽视了,教育类型的多样化被异化为教育类型的等级化,不同教育类型的分流变成为被选拔和被淘汰者的重新归队,行行出状元的思想被否定了,往往只承认一种状元,就是考试状元,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古训也被否定了,我们的教育几乎天天都在惩罚学业失败。由于大量被认为是学业失败的学生进入了职业教育系统学习,于是职业教育被社会就看成了次等教育,它的发展得不到公正的对待也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被扭曲的人才观表现在哪里?我认为主要表现在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劳动尊重不够,反映在政策上的突出问题是他们的待遇过低,这是阻碍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原因之一。我下面也试举一例,根据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调查,2004年北京市全市的职工平均年薪是28000多元,但是北京全市的技师、技能性人才最高级技师它的平均年薪只有26000多元,技术工人的平均年薪只有22000多元。由此可见,要使被扭曲的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得到纠正,不是教育系统本身一家能够完全解决问题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教育系统是应该也可以有所作为的。在教育系统,我认为一方面需要大力推进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的综合改革。另一方面,需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自身的教育教学改革。
下面我讲第三个问题,职业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来指导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从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出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需注意如下三点:第一、要相信人人有才,职教工作者的一个基本信念,应该相信人人有才,中央提出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说的正是人人都有可以成才的潜力。从这点出发,我很抱歉单院长,我就在你们学校里头,当时顾庆红当院长的时候,我在你们学校明确的说过,我不同意你们的末位淘汰制。
第二、要引导人人成人,我认为这是职业教育的首要使命。这里所说的成人是指成为社会人。曹院长曾经强调过这一点,我同意。社会人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学做人重于学做事的道理,社会人的基本品质是全面的而又不乏个性的。
第三、要帮助人人成才。我认为这应该是职教机构的重要承诺,根据我自己参与教学改革实践的体会,帮助人人成才首先需要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一个是质量标准一定要多样,二是教学过程要灵活,要有弹性,三是学习选择要自主。
综上所述,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考察和对待职业教育的价值,能使我们更深入的认识职业教育,更客观的评价职业教育,更有效的办好职业教育。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重申了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仍然是以人为本,随着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我国的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一定能够逐步走向正确的轨道,这是我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