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逢各地招生录取工作阶段,也是种种教育“疑难杂症”积聚的时节,然而记者多次走访太原市教育局,多数主要领导和相关负责人都关门谢客。有关人士坦言,这是招生时特有的“季节性”现象,领导们为避开络绎不绝的“条子”和“招呼”,不得不让来访者们一概吃“闭门羹”。
28日是太原市教育局一位副局长负责值班接待来访的日子,但在门口苦苦守候的家长却始终没见到其踪影,只好由工作人员在会议室予以接待。
记者自7月中旬起数次在太原市教育局看到,局长、副局长们的办公室一个个房门紧锁。走廊里、楼门口,不少家长徘徊着。不时有人匆匆走上楼来,挨个敲击领导们的办公室门,半晌没有回应便悻悻而去。直到下班时间,这些门依然紧闭,始终没人进出。走廊里站的家长们也渐渐离去。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正逢暑期,不少领导同志下基层指导工作,有的出差去了。什么时候回来,办公室也不知道。当记者提出采访要求时,办公室接通了相关领导的电话,该领导称即将出差,只能等回来接受采访。
然而之后的10天里,记者屡次造访,依然没能在太原市教育局见到出差归来的那位领导。有知情人告诉记者,每年中考、小升初考试一结束,教育部门的领导们就开始打游击,躲进宾馆或亲戚家,只有少数人能与其保持联系;必要时,他们也会出现在一些特定场合,但随后就会迅即离开。因为这个时候找关系,递条子,拿红包,来找领导帮忙的人实在太多了。不仅如此,有些县区教育局领导和许多热门学校的校长同样难觅踪影。
一位在教育部门工作多年的人士说,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择校风热度不减,“请托”风随之愈演愈烈,每到招生时,家长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要把自己的孩子“活动”到更好更优质的学校里去。这种现象不但严重干扰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造成了更多的教育不公,甚至成为了滋生各种社会腐败的温床。
记者的偶访也许不代表太原市教育局领导们在此间从不上班,也非完全不理民声,不过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躲”难免给其来访接待制度和效果大打折扣,百姓对教育主管部门的期待也会落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