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委昨天发布《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未来5年本市将继续推广普通话,普通话测试将逐步推广到金融、旅游、电信、卫生、商业、交通等公共服务行业。
据悉,到去年年底,本市共计20多万人次接受普通话培训测试。各有关行业人员普通话达标率比“九五”期间平均提高了5个百分点,其中公务员、教师的达标率分别达到79.79%和63.4%,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达标率超过95%。
根据规划,未来5年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还将向更多领域拓展,努力提高重点领域人员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除了教师要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公务员录用普通话达标要作为基本条件,还将依法推进金融、旅游、电信、卫生、商业、交通等公共服务行业服务人员的普通话培训测试,并启动并逐步开展对公务员、教师、编辑记者、广告牌匾制作人员等的汉字应用水平测试。
此外,一系列面向广大市民的普
通话口语能力类等级考试也将举办,如“少儿普通话口语交际能力等级考试”“朗诵艺术水平考试”“迎世博普通话会话能力考试”等。本市各初级中学和小学则将普遍开设《少儿口语交际》等语言文字类拓展型课程,有计划地开展对大学生、中职学生的普通话和汉字应用水平测试。
市民“迎世博,学双语”活动也是未来五年重点推进的工作。交通、商贸、旅游等各公共服务行业服务人员在2010年以前普遍接受普通话和英语基本会话能力的培训及考核。组织志愿者队伍,开设社区语言学习角,鼓励、组织社区居民参加普通话和英语基本会话能力的培训与考核。
未来五年内,本市还将大力推动汉语及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鼓励、支持本市有关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建设一批汉语教学品牌。每年举办一届“魅力汉语”在沪外籍人士汉语比赛,争取形成“汉语桥”的辅助品牌。开发多种非学历的汉语水平考试项目,鼓励、支持有关机构设立“商务汉语水平考试”“旅游汉语水平考试”“汉语口译考试”等汉语考试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