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或留学或就业,老外们在海南的“有氧”生活
|
来源:海南日报 2007-2-1 17:10:00 |
|
澳大利亚人乔纳森
海南日报(罗霞)报道: 被访人:莫盛德(酒店房务部经理)克里斯(旅行社欧美部项目经理)杰夫(大学英语老师兼咖啡吧老板)乔纳森(酒店行政总厨)
荷兰小伙子莫盛德 数百“驻扎” 暂时在海口停留安家或准备长期在海口定居的老外,在海口不是一个两个。 据海口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统计显示,到去年年底,在海口就业和留学的外国人约有560人,其中在海口就业的外国人约330人,这些外国人在海口或任外教,或在企业工作,或自己投资经营。 说起在海口工作和生活,老外们各有一段回忆。莫盛德和乔纳森均是海口喜来登温泉度假酒店的员工,来自荷兰的莫盛德是房务部经理,澳大利亚人乔纳森是行政总厨,据他俩介绍,由于酒店人员调配需要,他们被安排来到海口工作。 瑞士小伙克里斯刚大学毕业,导师就提供给他和另外几个同学来中国工作的机会,去年7月份背着行囊来到了海口。 澳大利亚人杰夫描述其来海口的经历时,显得有些陶醉。“我喜欢海南的花、树、空气、海、暖和的天气……”他说,在全球旅行过两圈后,他选择了中国,来到了海口,并一待就是三年。 用心工作 老外们来到海口生活,其中很多人称并不清楚会不会在海口长待。 身为酒店房务部经理的莫盛德,工作比较忙。早上7点起床,洗澡,喝茶,然后打扮得整整齐齐再出门上班。 “我不会睡眼朦胧的就出去上班,要在上班前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莫盛德说。由于房务部的工作任务较多,他有时候也加班,晚上九十点才回家,非常敬业。 杰夫来海口的日子似乎轻松得多。杰夫说,以前在澳大利亚他每周要工作37个小时,现在当老师每周才工作16个小时,感觉空余时间多了,每天充满了诱惑。 “有氧”生活 尽管工作节奏不同,不过海口闲适的生活步伐和舒适的生活环境,让老外们日子过得倍显轻松。 工作繁忙的莫盛德形容自己的生活时,用的是“有氧”两个字。他说虽然平时工作很忙,但由于海口天气暖和,空气清新,还有海看,这让他觉得生活总体感觉很闲适。每到周末,他除了爱在家睡觉外,也爱开着车到附近的地方度假旅游,感受椰风海韵,或是来到海口众多有特色的馆子大吃一顿,逛逛超市。 “目前感觉生活非常舒服,如果以后工作生活均比较满意的话,可能就待在海口不走了!”莫盛德说。 杰夫的日子则更显自由,在大学当外教的他空余时间较多,于是他开起了一家小咖啡吧,咖啡吧不大,每周只从周四到周日营业,在赚点钱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结识了众多的外国朋友和中国朋友。 至于不适应的地方,老外们提到的甚少,主要是吃得与本国有些不同,与人交流上也存在语言方面的障碍等。 快乐“聚会” 每个周末,杰夫的咖啡吧里总会聚集一批老外,吃杰夫做的汉堡包,看英文投影,打桌球,聊天,上网,闲散自由,这个小咖啡吧俨然已成为一些老外们休闲娱乐的小聚所。 杰夫是澳大利亚人,4年前来到中国,在湖北一个小城市当起了中学教师,一年后又迁徙到海口,在海南医学院找到了英语教师的工作后,目前已在海南工作生活了三年,去年年初则在龙昆南路的一酒店顶层开起了这家咖啡吧。 不过对于“老外”的叫法,杰夫有些纳闷,“那天路上有人看着我叫老外,我吃惊地想是在叫我吗?我为什么是老外?”按照杰夫的逻辑,如果他是老外的话,那湖北人、广东人等也应该叫老外,因为大家都不是海口人。 试想如杰夫所建议的那样,等老外们在海口待了很多很多年并成为“海口通”之后,老外或许可以改叫“老海口”了。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