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开始了,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各类职业技术学校,不时传来迎接新生的热闹声。
不过,来自广州的一则消息,却给这股热潮降了温:日前,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向全市17所职业技术学校发出通知,强令控制招生人数,以避免因为教学设施不足而可能导致的负面效应。
记者了解到,今年广州市技校计划招生2.3万人,但截至9月6日,已经招生2.9万人,扩招率达26%,大大出乎人们所料。
前几年,令技校校长头疼的是招不到学生,如今,面对不断涌来的学生,校舍、师资和经费的短缺问题,开始让校长们忧心忡忡。
毕业生就业率高,无疑是“技校热”形成的主要原因。广州市劳动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由于手持“双证”(毕业证和技能资格证),掌握一门或几门实用技术,今年的技校毕业生中,已有95%以上的人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技校生就业率高,主要是学校的课程设计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培养从事生产制造和服务业的技术工人。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也反映,技校的毕业生有专业技能,上手快,对就业的期望也比较现实,“跳槽”的可能性小,自然受青睐。另一方面,这也反映我国对高级技工的需求巨大,高级技工的缺口已经和经济发展不相称。
调查显示,在北京的用工需求中,高级技工等高技能人才的缺口达8万人;深圳技能人才缺口达5万多人。而对于这些俗称“高级蓝领”的人才,珠三角一些企业开出月薪6000元都找不到人。温州一些企业甚至开出百万元年薪,聘请一位高级技工。
近年来,职业技术教育的火爆,反映社会观念可喜的转变,家长和学生从以前的只追求高学历,开始向“不唯高,只唯实”转变。
而当前技校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则是长期以来对职业教育投入相对不足造成的。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技校的投入和支持,只有保证教学质量,学生才能具备一技之长。
主管部门发出“限招令”,意在避免各校盲目扩招导致“技校热”变味。为解决技校生供需“两头热,中间瓶颈”的现状,主管部门只得出此下策,一方面是担心校舍、师资、设备有限,影响教学质量,学生的安全和日常生活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是引导职业技术教育良性发展。
专家表示,如今,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学校要根据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更新教学设施,但巨大的资金压力,使得校方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进来了怎么办?能不能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能不能达到预定的培训目标?这些都是问题。所以,许多技校在今年遭遇“限招令”。
目前,我国已经将职业教育放在与农村教育、高等教育并列的战略地位。按照计划,在今年招生人数增加100万的基础上,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明年还要增加100万人,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大体相当于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
为此,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职业学校的师资水平、教学设施等还不能满足大幅扩招的需求。业内人士指出,要让更多的民间投资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以弥补政府投入的不足。 □本报记者顾克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