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求职就业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回炉”硕士求职遭遇年龄瓶颈
来源:大众网     2007-4-16 17:29:00
 
这一现象反映出教育投资风险进一步增大
  本报济南讯 临近毕业,32岁的徐希冕连续参加了多场招聘会,看好的几个单位却均以不符合招聘的年龄规定为由拒绝了他。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众多像徐希冕这样的“回炉”硕士,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纷纷遭遇年龄瓶颈,就业前景堪忧。有关人士认为,“回炉”硕士就业难凸显了当前教育投资风险的增大。
  4月13日,面对记者,刚参加完一场招聘会的徐希冕打开了话匣子。1995年,徐希冕从临沂师范学校中专毕业后,回到家乡当了一名小学教师。“一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多学知识,实现人生理想,考研对于我来说是最好的途径。”他这样说。于是他辞掉了工作。经过艰苦复习,2004年,他如愿考取了山东大学外国哲学专业的研究生。然而,严峻的就业形势却让他对前途不敢乐观:想参加家乡的选调生考试,但招考简章上“硕士研究生不超过27周岁”的资格限定,让他很无奈;前些天报考淄博某高校学生辅导员职位的简历也是石沉大海,原因如出一辙……“这么多用人单位,没几家不限制年龄的。”徐希冕沮丧地说。
  省城某高校一位分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学校里几乎每个学院都有一些这样的学生,由于自身年龄偏大,加之其毕业去向涉及家庭因素较多,比如对象的户口、工作,孩子上学等问题,因此他们成了就业“困难户”。
  预期与现实间的落差如此之大,是“回炉”硕士们没有想到的。4月1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山师大34岁的潘红涛(化名)有些后悔地说:“早知道是这样,当初还不如安安稳稳地当个中学教师。读研三年耗了这么大精力、这么多钱,得不偿失。”
  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认为,“回炉”硕士就业难,反映出当前进行教育投资的风险越来越大。他说,在1990年以前,整个社会的知识资源比较缺乏,人们通过脱产考大学、考研究生,比较易于获得到更好的地区、单位工作的机会,进而提高生活水平。“这种投资在当时几乎不用承担什么风险”。但随着我国社会知识资源逐渐丰富,知识、人才的供求关系渐趋平衡,竞争性的人才培养、录用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如此一来,再进行教育投资,显然就要承担相当程度的市场竞争风险。在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大环境下,年龄较大的“回炉”硕士们,显然失去了比较优势。王忠武同时认为,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严格限制年龄的做法也是值得商榷的。
■相关链接  
  • 人力资源专家授求职经验 大学毕业生面试四忌
  • 一求职者出奇招:从来企业招人 今天我招企业
  • 情感和工作混为一谈 “情侣档”求职遭白眼
  • 大学生求职得先做脸? 用人单位要真才实学
  • 留学生活:需要经历才能够成熟
  • 留学英国:梦想作记者或主持人
  • 留学加拿大办起“假证铺”
  • 留学办签证 理财学问多
  • 留学热带动外语类院校升温 成考生关注热门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