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类专业
2005年,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逐渐加深,我国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也与年俱增,应该说前景是乐观的。但由于前几年外语类专业招生过热,这几年总体就业形势又不太理想,所以,2005年外语类毕业生就业总体上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进入2005年后,英语教育的年龄不断往前移的趋势越发明显,从以前中学的英语教育提前到现在的小学、甚至幼儿园教育,所以对于师范类英语人才的需求还会保持一定的增长。从现有师资来看,受过良好教育的英语教师比较缺乏。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内,师范类外语专业需求量会逐渐加大,师范学校的外语毕业生的就业较为容易。按照这个思路,在2005年,教书将是外语类专业毕业生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2005年,对于非师范类外语专业毕业生来说,语种不同,差别也较大。从近年需求情况看来,需求量最大的是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的需求也较大。这些语种的毕业生就业较为容易,高层次人才供不应求。而一些小语种的就业状况不太理想。
同时,外语类专业毕业生还能在传统就业优势领域获得机会,如国家机关及其所属单位,如外交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外经贸部、国家安全部等中央部委以及各部委所属公司或新闻出版(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等)机构、图书情报机构、各省市的外事机构等。
法学类专业
2005年,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情况下,我国对法学专业的人才需要比较大,特别是涉外专业的法学人才。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仲裁机构每年都要在应届毕业生中招聘法学专业的学生,而且企业对法学专业的人才也越来越重视,中国的律师行业也急需补充大量的高素质的律师人才。目前中国正在向法治社会转变,很多企业非常需要具有法律知识的人才。随着全民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增强,合同化的概念深入人心,对法律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大大提高。
但近年法学类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上也有局限:一是近年对法学人才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二是法学类就业出路较窄。因此,近年,法学类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2005年,这一情况将持续下去。
2005年,法学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形势将持续走好,特别是与经济、国际交往相关联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前景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