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联合发布了一份题为《联合国<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实施十周年(1995~2004)特别调查:中国青年发展报告》,该课题组副组长、《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社长刘俊彦指出,在教育、就业、心理、身体、娱乐和全球化领域,中国青少年面临六大挑战。
教育支出:负担过重
家庭教育支出负担过重。目前中国教育仍存在乱收费现象,收费名目繁多,家庭教育支出在家庭个人消费中比例过高,家庭子女教育负担沉重。
据调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育成本仅低于饮食营养费,占子女费用的平均比重为21%。自子女读高中起,教育费用在子女总支出中的比重超过饮食费用,这一比重在高中阶段为34%,大学阶段则为41%。在许多农村地区,读书仍被认为是改变青年人身份和命运的捷径,但由于走这条捷径成本太高,致使大量青少年中途退出。
专家点评:导致家庭教育支出增加的原因有很多,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家庭的原因。增长中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说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给孩子盲目“进补”,一些学校变相违规收费、提高收费标准,至于孩子要上好的学校要交纳择校费、捐资助学费、线下录取费更是见怪不怪了。
就业形势:仍很严峻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给青年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政府也在积极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促进青年就业,同时积极鼓励青年创业。但中国青年就业形势仍然相当严峻,面临很多难题。这些难题比较突出地表现在新增劳动人口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问题增多和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难度增大三个方面。根据对中国未来新增劳动力人口的测算,未来数年中国青年新增劳动人口每年仍保持在1500~2200万之间的高位,供大于求,就业压力很大。
专家点评:近年来,由于中国高等教育的逐步大众化,毕业后需要就业的大学生逐年增加,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大学生失业者每年有30万人左右。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形式之一就是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大量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势在必行,这个数量相当庞大,任务艰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