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义务教育从感情进入理性分析2005年11月10日,教育部发布《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报告中称“争取到2007年全国农村贫困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和住宿生活补助,力争到2010年在全国农村地区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2015年在全国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随后,这一计划被提前,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11月16日透露,中央财政将全面支持农村明年真正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他明确表示,明年要给农村的孩子免去全部学杂费。此举加快了教育部的计划。
11月28日温总理肯定了这一计划。
华商晨报:
提案得到落实,是否在能预计的时间之内?
周洪宇:
没有超过我的预期。
华商晨报:
您好像还在网上讨论过农村免费教育的事儿?
周洪宇:
2003年1月,我提出了农村义务教育免费的提案。之后,和其他几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做客人民网,和网民讨论农村义务教育免费的事情,这也是人大代表第一次通过网络和老百姓交流。
华商晨报:
提案提出之后,有媒体说免费教育已经从感情进入到理性分析,这个评价很高。
周洪宇:
提案出台之前,对于义务教育的呼声已经很高,但大都是情感上的,学术界的不清楚基层的状况,而基层又不能系统思考义务教育免费的程序。恰好,我既在基层从事教育工作,又有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当我在2003年提出的时候,当时的《中国教育报》就发表评论说,中国义务教育免费的呼声已经从感情进入到理性分析。
华商晨报:
也就是说您的提案来自于对基层的了解以及您自身理论的支持?
周洪宇:
我国的义务教育,用占全世界约2%%的教育投入承担了全世界约20%%适龄少年、儿童的义务教育,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在农村义务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华商晨报:哪些是根本性问题?
周洪宇:
一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问题研究”表明,税费改革取消了农村教育附加费后,平均来看,县(市)对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依赖度从49.83%%增加到57.15%%,而财政支出中投入教育的经费比例反而下降。二是政策体制不够完善,教育、人事和财政等部门在管理职能上往往有错位、缺位和越位现象,导致管理效能低下,教育资源配置不当。三是缺乏相应法律保障,《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需要修改,并且应尽早制定《教育投入法》或《义务教育投入法》。四是区域发展严重失衡,经济欠发达地区一年的资金投入还不到经济发达地区的一半。五是农村教育目标严重错位,农村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其目标的单一应试性、惟城市性和离农性;农村教育内容脱离实际。每年需800亿国家有能力义务教育免费2003年3月6日周洪宇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面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建议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即免学费、杂费、教科书费,对贫困生提供免费餐),并建议按“分类承担、分步实施”的原则,尽快从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全免费。同年9月国务院召开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开始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从此我国实施免费农村义务教育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