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高考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2005高考状元全国巡回讲座内容实录(组图)
来源:北京天利考试信息网     2006-4-26 14:46:00
 
    主持人王志鹰:谢谢傅必振同学跟我们讲的关于各方面学习方法和心得,以及一些介绍,现在我们就用一段时间让大家跟两位状元互动,如果有问题可以用送纸条的方式给我们,来给各位一一进行解答。

  观众提问

2005高考状元全国巡回讲座内容实录 

  问:高考前几天怎么过?高考那几天怎么过?

  徐语婧:高考前几天,我不知道你说的概念是什么样的。高考前一个月,对文科的同学来说就必须开始看书了,熟悉课本,把一些基础的知识点都回顾一遍,因为你在一轮一轮的复习当中,可能第一轮比较及时,2、3秒钟专注记肯定会有遗漏的地方,所以切实要把课本看一遍,临近高考前一礼拜,可以按照高考的顺序,早上考的是语文,你可以在9点半到11半这段时间当中做一做语文的模拟卷,在这个时候,可以提高自己对语文的兴奋度,高考的时候,这个时间点上会比较适应,看书就不要看得太晚了,因人而异,9、10点钟一定要睡了,要休息好,这几天可能比较热,也比较紧张,吃饭的胃口可能不太好,家长做饭的时候尽量做得清淡一些,不要太油腻,如果吃不下的话也不要太勉强,饿的时候可以让他(她)吃一些点心。 睡觉睡不着的话,可以听一些稍微柔和的音乐,看书就不要看得太多,把自己搞得太紧张,有的同学可能进考场之前还在翻认为自己重点的内容,我觉得这个没有必要,因为在高考前翻到一题能考到的概率太小了,假如说看书的过程中看到很多自己不懂的地方,反而越看越慌,高考这几天,我觉得干脆不要看书,我是这么认为,我是不看书的,考完一门也不要马上找同学对答案,考完了就回家、吃饭、睡觉,吃好,睡好,考完试的时候也不要想那一题怎么样,我举的例子当初会不会记错,再翻出来看一看,千万不要再看了,就这样吧。

  傅必振:高考这几天徐语婧同学也介绍了首先通过要多看书,与高考时间相适应,临近高考这几天和平时的学习时间差不多,不要因为高考而调整了自己的复习时间,以前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以前什么时候看书就什么时候看书。另外高考这几天最好不要干别的事情,比如说看电视等等,会影响休息。我当初高考的时候,我还是每天坚持要看电视的,尽管妈妈反对,我还是坚持要看的,包括看体育节目,晚上还会看足球之类的,高考也没有什么太不一样的地方,还是和以前一样。

  徐语婧:有一个学妹说她的数学比较头疼,会有一种恐数病,这位文科的学妹说如何克服恐数病。我想对于文科同学来说数学题确实是让人非常头疼的学科。我觉得数学考不好可能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各个知识结构上,会有一些知识点或者一些问题的题目不太拿手,出现遗漏或者不太明白的,如果这个时候加一些时间,自己加一点看看,做一些有感觉的练习。比如说,你的函数不太拿手就可以选一些函数的题目来做一做,你比较拿手的题可以先放一边了,也可以适当地找一些辅导老师来帮你讲一讲,因为可能是由于上课的时候没有听清,上数学的时候比较困难,找一些老师进行补习,但是我觉得这种补习在上学的时候不要经常来,因为这样会占用自习课的时间,晚上学习的时间,这样学习任务就完不成了。

  第二个原因可能是心理上的原因,因为有的同学平时数学考试没有考好,对数学会产生一种恐惧,其实我在初中的时候对数学也感觉挺头疼的,我爸妈就对我说,考试考的是两种,一种是你的知识,还有是你的一种心态,如果你还没有考,你在心态上首先输给别人,那你肯定考不好,不管怎么样,如果通过学习你确定你的知识已经非常巩固,那你还怕什么呢?如果真的是非常恐惧,我建议你可以找一些辅导老师或者找找心理咨询师之类的。

  问:因为高考的时间很短,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学习得更快?

  傅必振:从这位同学的情况来说他应该是理科学生,很多考上清学大学的学长包括我,一个共同性是认为数学伤头脑,其实不是这样的。你平时要多做基础练习,在高三我们几乎每天都做一套数学模拟题,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你每天消化,保证每天做,而且题目做得多,质量就会把握很好,比较难的题也能够一看到就想到我应该怎么做。其实数学包括物理都是这样,考试都是把大的题目把若干个小题目独立起来,考的时候就看你怎么样把大题目怎么样分解成小题目,只要你平时基础做好了,往往大题目分成小题目之后就能够做下来,小题目用平时学好的基础一步步实现它,就可以顺利地做出来,只要你基础好就不怕,基础知识熟练了就可以做出来,没有必要怕数学。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面试牵出医学教育尴尬
  • 职场高层人士 心态为何多躁动?
  • 维护教育公平“阳光工程”光照高招
  • 深度评论:高招指标改革能否促进教育公平
  • 关注:高招地域公平再成焦点
  • 考研复试如何保证公平 北大清华人大各有高招
  • 法学界专家热评 高招改革如何促进教育公平
  • 中国政法大学高招改革引发教育公平系列争论
  • 高招报名:封堵"高考移民"维护竞争公平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