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注重综合能力的提高
|
来源:漯河新闻网 2007-6-18 13:59:00 |
|
“现在的中考试题不再像以往那样材料均取自教材,而是广泛选取新材料,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甚至还会反映一些新的史学观点。同时,试题开放性越来越明显(开放式题目、开放式答题、开放式评价),考核的重点在对基本的历史知识的转换或解释、推理能力、应用能力、探究能力等考查上。”谈及历史中招考试,市三中一级教师刘伟如是说。 还有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要考试了,最后的攻坚复习该如何进行呢?刘老师为学生点招如下: 一、比照课本,阅读教材。要全面把握、理解课本。首先读目录,包括单元题、课题、每课的小标题,这样有利于理解历史过程和线索,快速查找知识。同时,阅读教材时,善于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即哪些是背景,背景中哪些是原因,哪些是时间、人物、经过、结果和意义。意义又是分哪几层叙述的,其中哪些是性质,哪些是国内影响,哪些是国际影响等。一般来说,每课内容讲一个历史事件,可用上述“概括法”阅读;如果是两个事件,就要注意进行比较。同时,阅读教材要多注意教材中的细节知识,包括小字内容、课下注解、自由阅读卡、课中文献资料等,这些材料有助于理解正文内容、理解历史过程。在区分每课中的观点叙述和史实叙述时,对于观点,要学会辨析,学会用发展的、客观的、辨证的方法去理解分析。 二、联系对比,构建知识。把初中六本教材看成一本书,从古今、中外、类别、因果等不同角度整合教材。开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理解知识、整合知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阅读教材中要善于活化,从不同角度整合教材知识。例如,对每课所讲述历史事件,可以从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整合,也可以从时政热点出发整合。 三、积累知识、拓宽知识面,掌握基础知识是关键。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无一不体现着基础性的原则,为了增强试题的区分度,命题更加趋向于开放性、合作性、探究性和实践性。为达到巩固基础、查找不足的目的,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整理各个知识点内容,建立知识点基本内容速查表,以备查用。二是精选相关试题,归类分析,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水平。 另外,多注意各学科交叉知识,比如政治课学习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可以联系运用到解释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用语文的修辞手法,对历史事件或概念换种表述方式,提高思维灵活性。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