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政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瞭望东方周刊:自主选拔才能实现大学使命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2006-4-13 13:41:00
 
     我们申请资格测试的考题范围是高中阶段的10门课,200道选择题,三个小时完成。我们鼓励全面发展,不是“3+2”。目前的基础教育分科,让学生要取舍一部分,对青少年很不利,基础教育应该维持知识体系积累,更要注意知识面的拓展和思想活力的激发。我们主要测试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没有偏题和怪题。命题专家由大学教授和中学教师组成,这当然也是依托了复旦的基础学科如文史哲、数理化等独特的优势。

    印杰:大学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自主选拔必然会对中学教育有引导作用,我们十分慎重,也十分珍惜选拔权。我们对考试的引导作用十分看重,如果题目难了,给中学的信息是深度难度不够;而如果题目容易,但是题量多,那给中学的信息是考熟练度,因此都有担忧。我们十分珍惜选拔权,反复权衡。

    让自主选择观念深入人心

    《瞭望东方周刊》:“自主选拔录取”体现了大学选拔学生的主体地位,那对学生而言,和过去高考有何不同?

    蔡达峰:高考按分数高低把学生排队,同时也给高校排队。高校、考生的选择、彼此考查的因素是多元的,而高考分数让这一切变成了单一的安排,以为排出了次序就算合理的结果。世界是五彩斑斓的,高校与考生各具特色,分数把这一切抹杀了,学生会因为这个排队有强烈的紧张感,高校会因为这个排队,失去许多本适合继续培养的学生。我们欣喜地看到,政府正在逐步放开这个选择权,给更多人机会。每个人和单位都有无数次的选择,大家无时无刻不在选择。一个有丰富选择机会的社会,选择判断能力也应该得到尊重,使每个人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我们坚持观念方面的引导,至少我们希望让这300名同学知道,之前“3+2”有需要,而10门课测试、面试同样也有需要,全面发展的人也有优势,他们多了一个选择的机会。既然选择了,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花时间精力去复习。我们把这些选择权利和责任都详细地告诉考生。

    1200名学生参加面试,只有300人录取,没有录取的,绝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彼此根据对方的要求来争取自己的机会。我们鼓励学生自己做决定,在招生宣传的时候我们看到,有些学生站在家长的背后,或者由家长陪同前来,我们希望引导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利和锻炼机会。

    选择当然是双方的,不存在失败的问题,只是一个适合的问题。考生要看到自己的力量,网上我和一些落选的考生交谈,他们的心态大部分很好,还提供了很多的建议,如将来能否让特长表现出来。彼此都是诚心的投入,是一次很好的选择与被选择的合作。在这里要感谢考生,你们都是最优秀的,你们在勇敢地选择,这就是你们的力量,让选择观念深入人心。

    印杰:“自主选拔录取”让大学和学生直接发生关系,高考,学生报名是学校统一组织按照规定进行,填写志愿也是根据分数高低来填写可能进入的学校,高校也是根据分数的高低来录取,录取完毕发通知书,整个过程考生和大家几乎是完全隔离的。

    自主招生完全不同,全部的过程都需要学生参与,学生自己的思考,从报名,到根据提示准备材料、笔试面试都需要自己全程参与,而大学,从方案的制订、实施到录取,也是一个全过程。之前是通过政府来进行,现在是大学与考生面对面,双方是平等的选择关系,基准就是方案,是在同意方案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这是一个彻底的改变。

    目前优质教学资源紧张,好的大学不够多。中学生对大学了解也不够,只能根据排名来判断,至于适合不适合自己,自己的特点在哪里很少考虑。现在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是期望特别高,千万人挤过独木桥的壮观场面年年上演。学生很少关心未来的发展,更谈不上根据自己特点来发展,而大学趋同化情况日益明显。如果“自主选拔录取”涉及更多大学,名额继续增加,那么学生可能收到几所大学的通知书,他们可以选择去自己心仪的学校,大学的个性化也出来了。耶鲁大学就和哈佛等名校争夺优秀人才,招生人员还上门访问。

    重建大学精神

    《瞭望东方周刊》:“自主选拔录取”后会带来哪些改变,会对大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带来哪些影响?

    蔡达峰:上世纪90年代复旦启动学分制建设,提出“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去年成立文理学院,并命名为“复旦学院”,不希望因专业或就业问题而制约对学生发展的关怀。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宽厚的知识、终身学习的意识,创新的能力、开放的胸怀和高度的责任感的栋梁之材。我们也按照这样的目标,这样的要求来选拔学生。

    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大学招生应增加投入,教授来参与选拔,这是一个权利和义务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自主选拔进一步充实大学功能,锻炼选拔人才能力。大学自主性招生是原本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自主招生就是自主承担责任。

    方案的公平性,我认为不应该担忧。目前社会环境还是习惯于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我们主动做,相信公众的认识能力会进一步成熟。国外大学可以跨过我们的高考进行招生,公众对他们,对他们的选拔标准没有异议。我们已经习惯于在一个单一的封闭的制度中选拔,所以更加需要自主选拔的经验。对于大学而言,提高选拔能力,不是去适应高考,而是要适应社会,才能实现大学使命,如果连自己选拔自己要培养的学生的能力都缺乏,那是大学的悲哀。

    印杰:国家帮大学选拔,大学显得比较被动,最多是多宣传让学生来报。“自主选拔录取”让大学比较主动,第一,必须关注中学教育,以前批评比较多,但是引导、交流很少,按照现在的做法,有了相当多的自主权,大学会主动对中学做更多的交流引导。此外,我们还要认真地研究,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这次不单是考核学生,对教授而言也是,不能问无聊的问题,如何给学生评分、衡量学生,之前我们是很缺乏经验的。如果大学不能自己选拔自己的培养对象,独立精神也难以体现。另一方面,怎么去考核,要准备问什么样的问题,用间接问题,研究和教育人员如何涉及方案等等,大学都是主动地介入到中学教育,体现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自主选拔录取”对大学而言也是一个机会。

<<上一页     
■相关链接  
  • 考研数学宁偏毋乱
  • 专家指点:高效管理考研时间的黄金法则
  • 名师任汝芬指导07复习:考研政治如何得高分
  • 张锦芯老师2006年3月2日做客新浪海文博客实录
  • 预测考研政治考试重点及各章热点
  • 黑魔方2007考研时政系列:新农村专题
  • 考研政治分析题如何拿高分
  • 海文高级咨询团谈考研专业课深度分析
  • 计算机专业考研复试:看重独立学习研究能力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