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政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钱花得不明不白 教育成本的盖子还要捂多久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2005-12-31 10:06:00
 
  近日,新华社记者拿到一张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一名大二学生2004年“上海市高等教育学杂费专用收据”,收费内容如下:学费1万元;住宿费1500元;教材费1000元;保险、体检费395元;军训费180元。总计13075元。这名学生说,“各项费用都很清楚,然而最大一项‘学费’我们却不知道是以什么标准收的、具体是什么用途?”

  其实,岂止大学生对“学费”如坠云雾,一直潜心研究教育问题的熊丙奇教授也深有同感:高校教育成本如何计算,至今没有一个清晰的标准,也没有经过任何科学论证,同时,大学收费还有三个难解之谜———培养成本该是多少?个人应当分担多少比例的教育成本?热门专业收费可以上调,为何不见冷门专业下调收费?

  如今,大学的高学费已经招致民怨沸腾。人们之所以不满,不仅是因为高额学费使不少学子的大学梦破灭,更因为家长们钱花得不明不白———尽管民众质疑不断,物价等部门也试图介入,但教育成本的名细账依然乱如麻。

  据悉,目前的教育成本之所以居高不下,是因为它不仅包括教师的工资,以及学校日常运转的水、电、气,甚至还包括学校的建校成本。这种一锅烩的计费,其逻辑显然经不起推敲。教育经济研究所教授丁小浩认为,学生的培养成本应该只包括那些与此有关的开支,而必须剥离那些与学生培养无关的开支。

  把学子当作摇钱树,多重摊派,使得教育成本变得扑朔迷离。为了保证教育成本公开、透明、合理、合情,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早日揭开它的盖头。其实,公开大学教育成本,制定科学合理的收费制度,并非难事,只是愿不愿意做的问题,有无制约机制的问题。(作者:王石川)

■相关链接  
  • “花样文凭”乱象凸显 高等教育越发不纯正?
  • 北京领航2006年政治模考题
  • 海天名师常红利预测2006考研时政重点及模拟题
  • 考研 求职 公务员全是独木桥 新三样愁煞80后
  • 公务员与考研高烧 400万大学生就业何去何从
  • 公务员热博导下课 盘点05耐人寻味的人才现象
  • 就业形势有多坏 研究生80份简历换来2次面试
  • 测试:工作的你有什么味道
  • 旅游旺季到 旅行社揽才忙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