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等人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者”。这指明旧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缺陷是 A.物质观与运动观的分离 B.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分离 C.自然界与人类世界的分离 D.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分离
2.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中,某些生产队甚至汇报说水稻亩产达到十几万斤。改革开放后, 水稻专家通过反复试验提出了我国水稻能够 实现亩产过吨的目标。2003年,我国栽培出了亩产900公斤的水稻,从而为进一步实现亩产吨级的目标奠定了基础。以上事实说明 A.提出水稻亩产十几万斤的人混淆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之间的区别 B.水稻专家提出的目标和实践成果体现了可能性总是向现实性转化的关系 C.“亩产过吨”目标与“水稻亩产十几万斤”的提法都具有抽象的可能性 D.“亩产900公斤”是朝着“亩产过吨”目标发展过程中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的存在
3.2004年夏天我国四川某些地区发生洪灾,造成重大财产和生命损失。有学者指出,当时的气象预报低估了当地的降雨量,是造成灾害损 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更有学者指出,该地区的植被破坏是灾害损失的主要原因。这些情况说明 A.人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能力是值得怀疑的 B.人类应促进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支配地位 D.自然界状况是人类无法认识的
4.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规律 A.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 B.不承认人的主体选择性 C.是人民群众在历史活动中所创造的规律 D.能够准确地预见未来事件的发生
5.裁缝的劳动和木匠的劳动都是在特定的形式之下进行的劳动,他们的生产活动的目的、操作方法、劳动对象、劳动手段等都是不相同的 。但是在市场上,裁缝生产的衣服却可以和木匠生产的家具互相交换,这是因为 A.衣服和家具都能满足人类的特定需要 B.衣服和家具都取材于自然界 C.衣服和家具都包含了人类的抽象劳动 D.裁缝和木匠分别拥有对衣服和家具的所有权
6.马克思指出:“商品不只是当作商品来交换,而是当作资本的产品来交换”。在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被当作“资本的产品来交换”必 然导致 A.商品按照生产价格而不是价值出售 B.商品价格越来越高 C.商品价值不再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D.价值规律被彻底否定
7.某企业为了提高利润率,雇佣了一批夜工,采取昼夜轮班工作制,加速固定资本折旧。这样做之所以能够提高利润率是因为 A.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B.固定资本无形磨损减少了 C.固定资本有形磨损减少了 D.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8.2005年2月24日,新华社播发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不包 括 A.私营经济 B.股份制经济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C.港澳台经济在大陆投资部分 D.股份合作制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