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深圳市第一所经批准开办的民办学校成立。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到2004年底,全市民办中、小学、幼儿园达到了944所,占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总数1308所的72%;全市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在校生383929人,占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在校生总数872662人的44%。2000年、2004年,市委、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打破政府单一的办学体制,规范、调整、提高民办教育的发展方针,各个层面的民办教育都得到了规范健康发展,形成了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深圳初步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民办教育体系,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存在、共同发展,民办教育已成为深圳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办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已成为基础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深圳市民办中小学教育市场需求量大,发展较早,规模较大,幼儿园90%以上是由社会力量举办的。近3年,是深圳民办中小学快速发展和规范提高的时期,据不完全统计,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向全市民办中小学投入办学经费近30亿元。到2004年10月,全市共有中小学(含中职、工读和特殊教育学校)613所,在校生76万人,其中民办学校251所,占41%;在校生28万人,占全市中小学在校生总数的37%。这些民办中小学主要集中分布在特区外的宝安和龙岗,两区共拥有全市82%的民办中小学和84%的民办中小学在校生。而且,深圳省、市一级民办学校迅速增加,涌现了一批教育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民办学校。
民办基础教育的发展提高,对深圳超常规地扩大中小学教育规模提供了帮助,大大增强了深圳满足社会不断的教育需求的能力,有效缓解了学位供求矛盾,特别是在解决大量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68万人,其中非深圳户籍学生46万人,占67%。深圳民办中小学校将89.2%的学位提供给了非深圳户籍学生,共接纳了25万人。此外,深圳有4所国际学校和3所港人子弟学校也是社会力量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创办的,较好地解决了在深外籍子女和港人台商子弟就读问题。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为深圳进入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深圳现有的10个高等教育机构中,不仅有政府办、合作办、民办,还有股份制办学单位。目前,市政府与高等院校合作共建的有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纯民办的高等院校有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建华职业技术学院。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为深圳进入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做出了积极贡献。(陈广琳于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