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已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等9所高校进行“国家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
晨报讯 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已提上日程。全国9所高校在2006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公开将“参加国家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一句加入,而新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最主要的就是收费制度改革,这等于给考生发出了一个信号:这些学校的研究生培养收费已箭在弦上。有关人士透露,相关院校已做准备,收费只不过存在一个时机选择问题。
试点学校交费读研究生
上海市的复旦、交大、同济3所高校是参加试点的9所高校之一,在他们校园网上公布的2006年硕士生招生简章中,都在最后写上这样一句话:“本年度如国家出台新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办法,我校将对现行研究生录取类别、培养费及奖助学金政策等作相应调整,并及时予以公布。否则,仍按以上办法执行。”而新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最主要的就是收费制度改革,这使得考生有理由相信,研究生收费的脚步已临近。
由于还未接到教育部有关方面的一纸批文,各校对媒体都以“具体要求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来回答。但据一位高校知情人士透露,教育部近期已召集部分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负责人多次开会,讨论有关事项,但还未最后定夺。他告诉记者,收费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研究生培养(包括硕士、博士)由国家培养和自筹经费并行改为资助制,即取消国家计划,所有试点学校的研究生都要交费上学。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培养院校其实早就在做准备了,只不过存在一个时机选择问题,这一制度即便开始实施,也不是完全由学生自行缴费,它的标准提法是“培养成本分担”。但他称,如果今年实施,则时间表应该在各校研究生招生报名前就得对外公布。过了这个时间点,只有等待来年了。
学生表示影响志愿选填 据了解,去年各试点学校都向教育部提交了一份学校制订的草案,研究生收费绝不是一刀切,而是分成了各个等级,通过奖学金、助研、助管等津贴等等项目来分担学生的费用。同时,强大的学生资助体系也将建立。有关人士坦言,收费的实施不会将贫困生挡在研究生门外。
由于一些不参加试点的学校已向社会作出承诺,明年研究生不收费。这就让一些试点学校不愿多谈,担心学校的报考生源数会受影响。因为现在参加试点的高校目前毕竟只有9所,还未到全面推开的时刻,不排除一些考生因收费而改换门庭,影响学校的招生质量。 而对考研学生来说,也在等待,一位学生明确告诉记者,如果明年一些学校确定实施收费上学,她将重新考虑填报学校的志愿,在这9所试点学校之外还是有很多名校可以选择的。(记者董川峰)
资料:周济称研究生收费肯定不会全面收费
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研究生收费“肯定不会全面收费”,但也将“不是全面自费”。
有消息称,从2006年开始,研究生收费将在高校、科研院所全面铺开。从1999年起,每年新学期开始都会有“读研要全部自费”的消息传出。 对“2006年是研究生教育开始收费的时间点”这一说法,周济没有予以否认。 周济把这次研究生收费的改革定义为“推进研究生成本分担制度的改革”。虽然他没有透露研究生收费实施的具体时间,但也没有否认“2006年是收费时间点”。他一再强调,推进研究生培养成本分担制度改革,深化研究生招生和选拔制度改革是今年教育部的工作重点之一。
周济只是说,研究生收费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周济把研究生收费的改革定义为“推进研究生成本分担制度的改革”,是要减少自费研究生收费的人数、钱数和分数。
周济指出,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已经存在着一些事实上的自费生,“就是所谓自筹经费或者定向培养的学生”,对这些学生的收费需要进一步的规范。 据了解,目前中国研究生培养方式分为计划招生、自筹经费、委托培养等多种方式。其中,占研究生主体的国家计划招生的“公费生”,由国家下拨培养费,不仅学费免收,并且每月还有基本生活费。
周济明确表示,所谓的研究生收费“不是一个全面收费的改革,更不是一个全面自费的改革。”
周济表示,这个改革会有利于研究生的培养。因为这项改革实施后,教育部将对自费研究生数量严格控制,自费研究生数量比例将低于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之前,而且收费的金额也将低于改革之前。
为防止有些高校滥用这项改革,教育部也实行了“宏观调控”。周济说,教育部将把自费研究生占整个研究生数量的比例作为一个学校、一个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如果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学科,自费研究生的招生数量超过一定比例,教育部将削减这个学校、这个学科研究生的招生数量。
周济还表示,博士生培养将基本采取助研、助教和助管岗位制,对于家庭困难的研究生,将实行更加主动和更加全面的资助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