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武侠小说进入研究生教材
|
来源:华夏时报 2005-12-21 7:09:00 |
|
本报讯 继金庸《天龙八部》、王度庐《卧虎藏龙》入选中学生课本之后,武侠作品《逝鸿传说》也走入课堂,与《金刚经》一道成为研究生教材。 应西南师范大学教授韩云波邀请,武侠作家碎石携其作品《逝鸿传说》于日前往该校讲座。数十位不同专业的研究生齐集一堂,以作品为蓝本,对佛学理论进行了深入学习。在韩云波、寇鹏程两位教授的主持下,课堂气氛一直很热烈,由作品本身伸展到大陆新武侠理念,由人物形象谈及佛学理论,又进而比较、考察中西方文化之区别。 《逝鸿传说》原刊载于大陆百万武侠杂志《今古传奇武侠版》,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与金庸的《天龙八部》一样,这是一部关于佛法寓言的小说,讲述的是五胡乱华时期白马寺三大高僧间的恩怨纠缠。 韩云波教授是武侠研究界公认的权威,对崛起不久的大陆新武侠一直关注。他看完《逝鸿传说》之后甚为推许,认为作品在技巧、人物、故事上都达到一定高度,尤其是对佛学有深入浅出的阐释。结构上虽不如《天龙八部》的恢弘广大,却有寓言般的深刻精致,纵使放在研究生课堂,也是得宜的。 凑巧,研究生课程中也有《金刚经》一节。韩教授当即动念,让《逝鸿传说》现身说法,弥补佛法禅理之学过于枯燥的缺点,真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 当被问及此举是否受年初时武侠小说入选中学生课本事件影响时,韩教授不以为然。他认为大陆新武侠与传统武侠相比,从一开始就站在更高的起点上,《逝鸿传说》之所以能进入研究生课堂,与作者本身深厚的人文修养、对佛学独到的理解是密不可分的。 最为有趣的是,碎石本人竟也是西南师范大学毕业生。告别母校5年后,故地重游,碎石显得非常高兴。他解说了《逝鸿传说》创作的初衷,刚开始并没有打算与佛学挂钩,但是当写到三大高僧从沉沦到皈依的过程时,不自觉地融入了佛法中“空”与“无所住”的佛理思索。 在武侠作品中,都强调无意与有意之间,才能使出最上乘的武功。写作中也是同样道理,无心之合偏能妙笔天成。在《逝鸿传说》最后的高潮中,佛法的思辩与故事的发展浑然一体,竟用善恶之念把作品推到高潮。韩教授评论其为“思考世界的一种方式”,推许之情溢于言表。 不少同学相当满意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他们认为《逝鸿传说》是一部具有相当水准的小说,兼具历史的厚重与性灵的追求。据称《逝鸿传说》作为大陆新武侠的代表作品,与高端学术研究接轨,是一个良好而成功的开始。该作品在《今古传奇武侠版》刊登后,赢得广大读者喜爱,目前新世界出版社拟出版单行本,预计在年前上市。出版商表示,这么一本未出版前已受到广泛关注的武侠作品,定能为金庸、古龙主宰的江湖世界带来崭新震撼。 |
|
|
 |
热门推荐 |
|
|
|